第115章 這雜誌有點東西(1 / 1)

《新生》雜誌的定價,8塊錢看著挺多,但卻是合理的。

拋開捐出去的1塊錢不算,剩下的錢其實沒多少利潤。因為雜誌的運營成本遠比同行要高。

從排版設計,文章內容,到紙張的選料,李越都要求精益求精。哪怕沒有“新概念”和公益項目,這也是一本好雜誌。

短短幾天時間,《新生》就在校園裏形成了一股風暴。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任何喜歡文學的學生,在看到這本雜誌後,都被其中的文章所吸引。

在他們眼裏,這種在許多長輩眼裏“離經叛道”的文章,真正打開了他們的視界——原來文章可以這麼好看、這麼有趣,還這麼有深度。

盡管他們當中大部分人,並不能完全理解作者們的思想,但那種充滿個性的語言,敢於打破傳統的文字,真正讓他們獲得了“新生”。

“小羽,你那個雜誌,再借我看一節課哈,太好看了。”

“這本雜誌推薦給你,裏麵的文章很敢寫,竟然有人敢說我們的教育製度有問題!”

“你不是喜歡刀藏鋒的小說嗎?他主編了一本雜誌,喏,就是這個,借你看。”

……

在學生群體中,不可能每個人都會去買雜誌,一般一個班級,隻會有那麼兩三個人會買,然後互相傳閱。

《新生》最近成了最搶手的雜誌,經常這個人還沒看完,就被另一個人搶過去看。甚至買這雜誌的人都沒看多少,就再也拿不回來了。

很多學生都在上課時間看,被老師發現後,自然沒收。

於海蘭是廬海第三實驗中學高二(5)班的語文老師,她今天就把一個學生的《新生》給沒收了。

作為語文老師,學生看課外書,她是支持的,甚至看對學習沒有太多好處的網絡小說,她都不會過多阻止。但她不允許上課看。

在辦公室,她批改完試卷後,有些無聊,便從抽屜裏拿出了《新生》,想看看自己的學生在看什麼。

她一翻開,剛好翻到目錄,一眼就看到一個名字——嚴小康。

這位作家,她再熟悉不過了,說是她的偶像也不過分。她教的高二語文裏,就有人家的文章。

他竟然給這本雜誌寫了稿?

帶著好奇,於海蘭直接翻到《再別誘惑》的那一頁,花了五六分鍾閱讀完後,竟然有些意猶未盡。她覺得嚴小康這文章寫得很有趣,不同於他平時的寫作風格,有一種出塵的感覺,把大道理蘊含在了真實的情感中。

於是她合上雜誌,認真看起了封麵。雜誌名《新生》是她從來沒見過的,封麵底下那一行“每賣出一本,我們都會給貧困地區捐款1元”的小字,讓她知道這是一份公益雜誌。

任何涉及到公益的東西,都會給人一種不簡單的感覺。於海蘭一改之前獵奇的態度,變得端正了一些。

翻開扉頁,她看到了“新概念作文大賽”……

半個小時後,於海蘭又翻回了扉頁,重新再看了一遍大賽的規則。

“王老師,你看看這個。”於海蘭起身,把雜誌遞給她前麵的一個男老師,“這個比賽是真的嗎?”

王老師扶了下眼鏡,一看到“新概念”三個字,他就說:“這雜誌是你們班學生的?”

於海蘭點頭。

王老師笑道:“我們班也有好幾個學生在看,陳琦還拿著這雜誌來找我,叫我指導他參賽。”

於海蘭瞪大了眼睛,問:“這比賽是真的?十萬現金,還能和著名作家交流……”

王老師繼續笑道:“當然是真的。你平時不用微博吧?這個雜誌的總編,叫刀藏鋒,隻有十九歲,是個作家,還是互聯網上做生意很厲害的,身價幾十億,他搞出來的雜誌,怎麼可能是假的。”

“刀藏鋒?十九歲?”於海蘭記下了這個名字,但一想到對方的年齡,再聯係到那篇《杯中窺人》,她又驚訝起來,“那個《杯中窺人》,不像十九歲的人可以寫出來的啊!”

王老師把雜誌放在桌上,說:“這雜誌有點東西的,刀藏鋒不是普通人,你可以去查查他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