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總在夢中獲得靈感的產品,企鵝牧場,終於完成了測試。
這款遊戲,耗費了他們大量的心血,是企鵝空間發展的關鍵一環。
而且,這不是一款單純模仿《開心農場》的遊戲,騰總的團隊不僅把基礎的養成玩法移植了過來,還進行了升級加工。
玩家們扮演的是一個牧場的經營者,最開始是購買幼仔,然後生產、除害,最終收獲農副產品和整隻動物。
但《企鵝牧場》的玩法不僅於此,玩家收獲後,還可以出售給市場,賺取積分,兌換更多道具。甚至未來還有自己加工農產品的玩法,比《開心農場》要更豐富一些。
看著這個更加Q版可愛的遊戲,騰總有信心擊敗《開心農場》,所以他提前舉辦了慶功會,給員工們打了一針強心劑。
……
在《企鵝農場》上線後,李越很快就進行了體驗。
說實話,體驗很不錯,他很吃驚,沒想到騰總鼓搗了一個進化版出來。
這個遊戲,《互聯網產品保護法》拿它一點辦法也沒有,根本不算抄襲,連模仿都說不上。因為在這個保護法中,有很關鍵的一條,就是基於現實世界存在的事物,任何人都可以移植到遊戲內,不會構成侵權。
真要說它抄襲,也隻能在道德上譴責一下它剽竊了《開心農場》的創意。
既然不是侵權,李越也就沒有多想,開始關心起《企鵝牧場》的數據來。
上線三天,企鵝的用戶就玩瘋了,總共超過6000萬人在玩……這個數字,很恐怖,已經趕上了靈閱微博的用戶總數了。
擁有3億多用戶的企鵝,還真不是蓋的。
李越有些頭疼。
他知道對於一個擁有巨量用戶的社交產品來說,想要給一個遊戲引流,是多麼簡單的一件事。
盡管《企鵝牧場》沒有給到企鵝空間什麼實質性的幫助,網友們對那些日誌相冊什麼的依然沒有什麼興趣,但並不妨礙他們登陸空間玩牧場。
對於玩家來說,完全可以開著瀏覽器一邊刷微博一邊玩牧場。
但李越知道這是一個極大的隱患。
騰總很快就會從《企鵝牧場》上看到遊戲的巨大潛力,特別是基於他龐大用戶基數下的引流能力。他隻要發一個彈窗,就可以讓數億人知道他做了什麼。
用戶基數,是李越和騰總之間巨大的差距。
……
“李總,根據企鵝官方提供的信息,自《企鵝牧場》上線至今一周時間,企鵝的新增用戶達到了兩千六百萬……”
聽到員工報告的消息,李越心說難道這個世界也要被一隻企鵝統治嗎?
雖然無論騰總做什麼遊戲,都無法改變企鵝空間落魄的事實,但萬一他把目標從空間挪開,放到遊戲上呢?那一個巨大的存在將會崛起。身有係統的李越,都可能不是對手。
“要4億了吧?用企鵝的人還是多啊,即時通訊真是互聯網的大殺器。”
李越感慨著,繼續看著報告。
目前市場上,因為新用戶的暴增,企鵝在線一下斬獲了超量的市場份額,一直與他們有競爭的諸如“泡泡聊”還有“飛鴿通信”等軟件,紛紛哭爹喊娘。
華夏總網民現已增長到7.2億,企鵝就獨占了一半,按照目前這個趨勢,會有更多人來使用他們的軟件。等到他們真正把江山打下,就不會再有任何軟件可以跟他們相提並論。
互聯網就是這樣殘酷,特別是通信軟件方麵,我們都用企鵝,你非得用什麼泡泡和飛鴿,那上麵都沒人,你跟誰聊呢?
李越是可以預見這種未來的,所以他必須要有所行動。
然而,就在很多《開心農場》的玩家都跑去玩《企鵝牧場》時,進軍海外的貝拉他們也傳回來一個不好的消息。
Wideinformation不僅拒絕收購,也拒絕入股,貝拉更是被大罵叛徒。
所謂禍不單行,應該就是這樣吧。
接連遇到兩股阻力,李越也忍不住在微博說道:“真是浪潮洶湧啊,有點頂不住了,求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