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永別了衝鋒(1 / 2)

當陽光完全綻放出來,把聖靈會亂民的大營呈現在吳世恭他們眼前以後,所有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因為,這亂民的大營簡直是太大了。

整個大營四周,根本就沒有什麼柵欄。聖靈會的亂民,東一堆,西一堆的聚在一起,根本也沒有什麼帳蓬。現在的節氣下,晚上還比較冷,吳世恭對這些亂民能夠在這樣的溫度下,在露天睡覺的身體素質,都感到有些佩服了。

而且,聖靈會大營,就根本不象軍營一樣安排得井井有條。所以,雜亂之下,整個大營顯得特別得龐大。讓吳世恭他們都一眼望不到頭。

身邊有個護衛,有些猶豫地對吳世恭說道:“姑爺,這亂民的人數也太多了一些。我們還是繞道,看看有什麼小路可以繞過大營到歸德府城。”

吳世恭沒有作聲回答。吳世恭知道:亂民的大營就在去歸德府城的必經之路上,根本就沒有可能繞過亂民的大營。

這時候在他的心中,仿佛有一個個電影畫麵呈現在他眼前。自己的親人一個個的相貌;李自成進入京城以後燒殺強掠,清兵入關以後的大屠殺;還有孩子……

“大不了就是死了吧。”吳世恭光棍脾氣上來了。

吳世恭回身對所有的護衛說道:“準備一下,然後馬上衝鋒。就用三角陣形,我來做那個角尖。”

聽了吳世恭的話,所有人的臉色都變了。書墨甚至都感到自己的腳發軟,差一點就坐在了地上。

我們已經知道了,在冷兵器時代,無論是麵對敵人的步兵陣形,還是麵對敵人的騎兵陣形,騎兵的衝鋒都是要排列成陣形的。

而在騎兵衝鋒陣形中,最常用的,也幾乎是所有騎兵可能在一輩子采用的,隻有一種陣形。

這種陣形,就是騎兵排列成幾排,分隔一段距離,依次衝鋒。當第一排騎兵沒有衝開敵人的陣形時,第二排騎兵接著衝,接著第三,第四排……

這種陣形很象一層層的海浪拍打著海岸,所以,就有一種別名叫“浪擊”。

為了加深印象,給朋友們介紹一部比較有名的電視劇——《亮劍》。在這部電視劇中,騎兵連長麵對日本鬼子一個騎兵聯隊(也就是一個團),他就把自己一個連的騎兵,排列成這種陣形衝鋒的。

直到最後,整個騎兵連,隻剩下了被砍斷一隻手的騎兵連長,他都要一個人排好陣形衝鋒。這也體現出這位騎兵連長十分優秀的騎兵素質。因此,這個電視劇的導演也一定是懂騎兵戰術的。

而在騎兵學習陣形的時候,他們還會學習第二種陣形。不過,基本上沒有什麼騎兵會用到,也沒有什麼騎兵想用到這種陣形。這就是吳世恭剛才所講的——三角陣形。

三角陣形,顧名思義就是騎兵組成一個三角形的隊形,向敵人衝鋒。在另外的一部影片——《指環王》第二集,《王者歸來》中,騎兵就是采用的是這種陣形。

可是,三角陣形還有一種別稱,叫做“永別了”。這個別稱的意思是什麼呢?

當騎兵采取三角陣形開始發動衝鋒的時候,整個騎兵隊列將不能夠停止。如果前麵的騎兵一停止的話,後麵的騎兵就會撞到前麵騎兵的馬上。

所以,隻要一有阻礙,整個三角陣形中的騎兵,將會前赴後繼地堆在一起,全軍覆沒。

不過,由於三角陣形的騎兵密度很大,對於敵人陣形的衝擊力也是巨大的。隻要三角陣形衝開敵人陣形的一個缺口,將會沿著這個缺口,迅速的把敵人整個陣形撕開,給敵人造成重大的傷亡。

因此,“永別了”的意思就是,當組成三角陣形的騎兵發動衝鋒以後,將會一錘定音。也就是說:敵我雙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但是,三角陣形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在組成三角陣形的騎兵發動衝鋒以後,在這些騎兵衝鋒的道路上,不能夠有任何阻礙。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當組成三角陣形的騎兵衝鋒時,在他們的前麵拉上幾道絆馬索,或者挖上幾個陷馬坑的場景。

所以在戰鬥中,隻有當己方的部隊快要失敗的時候,才會讓自己的騎兵發起這樣的衝鋒。也就是說:是在絕望的時候發起的死亡衝鋒。

當然,吳世恭也是看到聖靈會大營四周並沒有柵欄,大營裏麵也沒有幾頂帳篷,對於騎兵衝鋒並沒有什麼阻礙。所以才會采用三角陣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