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天下戰事(二)(1 / 2)

李自成在回到西安以後,他終於振作了起來。首先他所做的事,就是——吹牛。比如:大順軍連續發布了一連竄的命令:

“綏德、漢中高、趙(指高一功,趙光遠)從西河驛過河,統領夷漢番回馬步兵丁三十萬。”;

“權將軍劉(指劉宗敏)統兵十萬過河從平陽北上。”;

“報皇上(指李自成)統領大兵三百五十萬,從長安起馬。三路行兵,指日前來。”;

“先恢剿寧武、代州、大同、宣府等處,後赴北京、山海,剿除遼左、豫賊。至叛逆官兵盡行嚴洗,順我百姓無得驚遁。”

……

李自成妄想用這些誇張的宣傳先穩定住軍心。當然,他也是做著一些反攻的準備的。不過到了最後,大規模的反攻卻一直沒形成事實。

之所以會如此,主要的一些原因就是:

首先,原明朝投降官員見勢不妙,重新做了了牆頭草。李自成回西安以後,他大力地懲辦了一些大順朝廷和地方官員,如刑政府尚書耿始然、戶政府侍郎李天篤以及平陽防禦使張爌等。有的固然是因為貪贓枉法,有的則是同政治態度有關。

其次,當時在西北地區的原明朝投降將領還掌握著部分兵權。而當這些降將得知了坐上龍椅的是原先和他們一樣的明朝武將,這些人的態度也或是暖昧難明,或是躍躍欲試起來。

而李自成為了防範可能發生的武裝叛變。不得不在戰略要地分駐大順軍舊部,這就必然要牽扯相當一部分力量。

如:這年九月間,大順軍綏德守將高一功和延安守將亳侯李過。突然把鎮守榆林的確山伯王良智(即李自成進攻西安時開門投降的明朝守將王根子)處死,由高一功接管了榆林的防務。

還有,投降大順政權的明都司崔有福,突然在晉西永寧州(今離石)叛變。他聚集鄉兵逮捕了大順政權的州牧,占領州城,並且騷掠接境的臨縣、寧鄉(今中陽)二縣。大順軍被迫“移兵圍州城”,直至九月二十五日才攻克。

而這些叛亂雖然都被平定了。可大順軍反攻的部署卻也被全盤打亂了。

最後,連大順軍內部的許多人都是一片悲觀。

如:牛金星在西安時,與其作為貢生的親戚置酒。在酒後吐真言,忽然歎道:“人生亂世,貴賤何足道,孽報耳!”。接著又指著自己腦袋說道:“保此物大難。我在禍網中。或庶幾可以幸免。即不免而砍之懸於市曹也亦宜。君死網中胡為乎?幸即出居他所,卒有變,利有逃匿,保此頭顱。”接著在酒宴上因為氣氛實在悲傷,所以就嗚咽流涕而罷飲

所以說,在大順軍敗回西安之後,內部矛盾有著逐漸激化之勢。而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全力對敵已經是變得不大可能了。

還有一點也相當重要。在李自成他們一路逃回陝西的途中。他們也在反思,發現追贓助餉政策是得不償失的。因為對官紳地主的過分打擊則不利於後方的穩定。所以大順政權也開始實行按田畝數和人頭數征收賦稅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