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知足常樂(1 / 1)

人生短短,都應該知足常樂,但是知足也被後人解釋的麵目全非,人類具備所知性,也具備融合性和相應性,完全與自然脫節就是無知,我們為什麼會無知,是因為我們找不到根本,無法明見因果法則,東方文明文化斷層和西方資本文化,形成不可相融性,但是隨著人類生存需求,文化的參雜性又必然的會發生,這就是導致根本的缺失,而複雜多變性的出現,人類單一的需求性造成了真理的缺失。對真理的解讀往往偏離道性,甚至會把古人意思理解錯,比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這是什麼?這是道。而我們人類七十八十依然螻蟻思維,永遠停留在狹小的空間,這就是無知性。這與道性自然完全不同步,這就產生了痛苦的原因,古時候人人幼年學道,而今多數人老年才開始信仰,年輕時候你們幹嘛去了,一堆理由為了生活?一大把年紀才剛剛起步信仰,能來得及嗎?來不及了。我們把大好的機會錯過,晚年彌補根本不可能,如同樹木一般,成才是中青年的事情,前麵我們講了,學習中道就是中年,青黃赤白黑的青就是青年,青是四季如春的意思,春意怏然,迎來春色換人間,大家聽懂了嗎?青春二字就是這麼來的。而我們理解的青春往往是年齡,年齡可以青春嗎?古人每一個字都是道說性說,而不是現象表象。

文化沒有後悔藥,沒有智者你的文化就是寓言(愚言)你的思想啟蒙也一樣落在道外,即使文字沒錯,理解錯了一樣是錯,我們已經把古老的中華文化丟的幹幹淨淨,繼承古人思想哲學道論。又從何處下手呢?很多學者已經發現文化的變異性,積極追求挖掘原始文化,希望找到真諦,而更多一麵是專家教授為了混飯,不顧一切去鼓吹自己的認知,造成很大局麵的影響,比如道德經曾經進入中央電視台,其結果不僅沒有提升文化認知,反而引發了全麵性悖論戰,解道必須懂道,照本宣科誰也會,這有意思嗎?六十年代很多反動思想就出現在這些臭老九身上,偉人肅清這些毒瘤,給新中國發展創造了很大的機會,軍隊監獄法庭等國家機器統統換成新中國的新機器,這才使國家穩定到現在,文化與領頭人關係非常之大。任何國家的無能都是文化無能造成的,如果我們提升文化的同時,把古老的道文化作為基石文化,也不至於很多人,出國留學學一點皮毛,就認為是接受了高等文化的教育,真正的文化是道而不是欺壓,道德修養是文化修養的第一步,曾經發生的真實故事,一架大型中國飛機徐徐落地,機場忙綠著安排中國人登記,這時候機場警報響起,機場所有的衛生間的衛生紙全部被偷光了,機場查遍所有旅客沒有一個人偷多衛生紙,而警察登機後發現,所有的中國人除小孩以外幾乎所有大人包裏都有衛生紙,這些衛生紙被中國旅客全部偷完。聽到其笑話,真的還有意思,中國難道缺那點衛生紙嗎,不,中國人缺的是素質,這就是很多外國人看不起中國人的原因。沒有見過世麵無所謂,別去丟人行不行?

一個人一條龍,三個人一條蟲,多麼的諷刺色彩,就是如此,我們很多人依然認為自己多麼的高大上,依然認為我們多有文化。不滿足成為人類的想方設法掠奪的借口,成為後人追逐的榜樣,貪汙腐敗官官相護魚肉百姓,成為一種時尚,文化缺失,老師缺德,老百姓學壞,這是誰的責任啊,挽救的機會都沒有了,可怕不?德不配位必然是社會災難,老師不是老師醫生不是醫生現象越來越嚴重,社會責任究竟在哪裏?這些問題表象是機製,實則是個人認知和無知的表現,不能滿足自己也帶壞了剛剛出世的學生,如此一代又一代。社會素養如何提升?很少人為愛去付出,為國為民去承擔一些責任,幾乎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我們有理想有抱負有後代,我們該為這些去想想,德行缺失的結果就是失去大愛的混亂,社會需要大愛更需要認識道性,知足不是讓你消極的滿足,而是要你明白什麼是道,不能明白道的人永遠不會明白知足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