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鋒楷軍刃,臨寒約謀知何處(1 / 2)

曹操起身看著地圖,思慮良久,最後道,

“諸葛亮素來是謹慎異常,連劉備都最為歎服,糧倉和水源最為軍中命脈,諸葛亮絕對會以重兵把守,諸葛亮絕對會萬分小心,與其說是駐防,不如說是屯兵,起到一劍雙懷的效果。”

“如果我是諸葛亮,我知道魏軍破不開自己的九乾混元陣,那麼我的大營是兵力最少的,也是最牢固的,我絕不會將半數以上乃至七數兵力放在大營,而是讓戰將率重兵把守水源和糧倉,待變數起,或者水源和糧倉不受威脅時,再斟酌調離。”

“我們如果以奇兵奇襲煜穀和南方穀,以中蜀山脈的險峻地勢,隻能是精銳,數量不能多,裝備隻能輕簡,能不能起到奇襲的效果暫且不論,以奇兵出戰,必然需要抽調大營的精銳,倘若諸葛亮出戰,我們很難取勝。”

“眾將聽令!”

曹操居中上階,文武兩班。

“請清陽道長率領三千清陽兵馳援荀彧,據守南通山,截斷蜀軍歸路!”

“末將領命!”

“徐晃,張郃率兩萬大戟士駐防首陽山!”

“夏侯惇,夏侯淵率軍四萬徑取煜穀!”

“許褚,典韋率軍四萬直取南方穀!”

“曹仁,荀攸率軍四萬切斷定軍山南口!”

“程昱,滿寵率軍四萬猛攻薑維!”

“末將領命!!”

眾將持將令依依調令兵將離開大營,曹操坐鎮中軍,總攬全局。

曹操的戰略很明確,就是直逼蜀軍命脈,調來蜀軍或者牽製住蜀軍,奇兵的目的性太強,但是明棋不僅更穩,而且疑心性很強,能夠更好的左右敵軍的判斷。

如果以奇兵攻取煜穀和南方穀,那麼很容易失敗,如果以大軍攻伐,那麼勝率更高,而且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是給到蜀軍壓力,其次就是最大程度的調動和牽製蜀軍。

……

蜀國,中蜀山脈北部,定軍山南口以南,蜀軍大營。

龐統在駐守煜穀,法正在駐守南方穀,雷銅在巡防糧道,其餘諸將在大營所部都率大軍。

馬謖在大營調度糧草軍械,諸葛亮在推演戰局。

如果蜀軍不占據定軍山,薑維撤出定軍山,那麼蜀軍就出不了南口,被堵住了,完全施展不開,薑維如果貿然主動進攻,很容易全軍覆沒,被動防禦,用陣法占據定軍山,就像一顆鉚釘,嵌入了魏軍的核心,極具主動,可以隨時監視魏軍以及策應蜀軍,最好的局勢就是占據定軍山,按兵不動,而魏軍一旦貿然進攻,那麼他們很難短時間內消滅薑維的這支精銳,而且因為地勢的原因,魏軍的騎兵以及盾兵很難打。

薑維北進是送死,南下是送命,僵持是魏軍為數不多的優勢。

蜀軍如果北進,首先需要麵對的是糧草以及水源的供給,沒有合適的地脈以及水脈,玉陣會受到致命打擊,糧線將再次拉長,水源也成為了問題,魏軍將輕易掐住蜀軍命脈,再者,北進至定軍山意味著蜀軍失去了山脈的庇護,陷入了魏軍的包圍,魏軍以前是隻能正麵強攻,蜀軍進入了定軍山後,魏軍就能從四個方向包圍蜀軍,最後,魏軍據守北口,蜀軍貿然北進就是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