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嶺南的午後烈日如火,炙烤著地表的所有生物。

顧寧的白色襯衫早已被汗浸濕,在商場裏漫無目的的走著。

像極了做錯事的小學生,放學了也不敢回家。

帶編號的銅鑰匙平平無奇,油紙和桐油更是隨處可見。

唯一的線索就是鋁飯盒。

可顧寧在城裏轉遍了有可能知道鋁飯盒出處的店家,像是五金店、供銷社和老商場。

實在是這玩意兒太冷門,竟然沒人知道那些模糊的圖像和文字是什麼。

“你不如直接去京城,到供銷社找老一輩的人問問。”古董店的老板建議道。

“那也隻能這樣了,謝謝,老板發財。”顧寧聞言起身和店老板握手後告辭。

這是城裏最後一家古董店,顧寧有些失望,咬了咬牙往家走去。

他進屋後沒敢關門,麻利收拾了幾件衣服,蓋起飯盒就去了機場。

京城,華燈初上。

顧寧的體感溫度和在嶺南沒太大區別,到哪都是狂流汗。

下了飛機就一路往周家園趕。

對於外地人來說,要問這類物件哪些人見多識廣,首選去周家園。

不僅見多識廣,裏邊還有些鐵齒銅牙的人,稍不注意,幾句話過後,就能把你嚼碎了咽下去。

顧寧下了車,看著市場裏挨肩迭背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些發愣。

這人也太多了吧!和上班擠地鐵似的,就這人流量賣水都能掙不少錢。

顧寧灌下一瓶水就往裏走,沒打算去那些門麵打問,計劃直接到東區的大棚找找,那邊的商戶都擺著地攤,賣的東西一眼就能看完。

略過了那些古董店和某寶玩具店,顧寧停在了賣懷舊品的攤位前。

這個攤位賣的都是建國之後的物件,像是紅寶章、語錄、搪瓷杯等等。

店家是個二十五六歲的小夥子,被曬的皮膚發紅,頂著個黑框眼鏡。

顧寧蹲在攤前,看著店家問到:“老板,我姥爺今年九十大壽,想買些他那個年代的物件送他,這個紅寶章怎麼賣?”

店家一聽外地口音,接話道:“您眼力真好!這個紅寶章品相是這批裏最好的,而且是當時前五批產,您姥爺看到絕對開心,價格這個數。”

他說話間拿起計算器摁了幾個數字,然後把計算器遞給了顧寧。

顧寧拿手上一看3000塊,心說真敢要啊!麵上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低頭又撿了個花開富貴臉盆和一對鬆鶴延年搪瓷杯。

顧寧把這些東西攏在麵前,把計算器遞給店家,說到:“你一起算算,一共多少錢,我拍個照片問家裏。”

沒等店家回答,顧寧拿起手機就拍了照,假裝發了微信,幾分鍾後還裝模作樣打了個電話。

剛假裝掛電話,店家的計算器就遞過來了,上邊顯示4000塊。

顧寧接過來摁了個兩千就遞了回去,店家習慣性猶豫了一下,點頭同意。

這時顧寧打開手機,翻出鋁飯盒的照片,和店家說到:“這是我姥爺以前用的飯盒,你這有品相好的嗎,家裏說要找一個。”

店家接過手機放大照片看的挺仔細,隨後皺眉到:“唷,您這也刮的太花了,我幫您問問,您在這稍等一會兒。”

顧寧點頭,掏出手機給公司領導發信息請假,領導回的非常快,不批假。

此時的他沒什麼心思拉扯,也就沒回信息,耐心的等著店家回來。

大概有二十多分鍾,店家回到顧寧身邊打開了手機,點開了一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