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東去,人馬俱至京城西,一眼望去,沒有他曾從其他去過京城的鄉人口中得知的那般繁華,心中的期盼依然落空,取而代之的是內心的歎惋和憤恨。
劉瑞休息了一個時辰,騎著馬大搖大擺的朝著京城西門而去,走著走著,卻發現街上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正疑惑時,突然幾個兵士出來嗬斥道:“馬上何人?為何佩刀?”劉瑞一看,便想這些怕是山夜兵,遂作憨態,說自己是從外地來的客商,是來此地做生意的,自己先來京城逛逛,明日再來運貨。這幾個山夜兵可不聽他解釋,說:“首領有令,凡城內非山夜兵者,不可攜刀槍劍戟,違者逮捕處置。快快下馬隨我等去見首領!”事態緊急,劉瑞見狀不多言語,立刻調馬西奔,後邊的山夜兵也騎馬追趕,劉瑞繞城而走,山夜兵繞城而追,繞城兩圈,劉瑞見山夜兵人困馬乏,立即往城南的南河奔去,山夜兵的馬匹顯然疲勞,追不上劉瑞,而劉瑞急速過橋,立馬將南河之橋用刀砍斷,追擊的山夜兵許久才追到南河橋北,卻發現橋已被砍斷。其中一人說:“此事務必報告首領。“遂幾人調馬回城。
山夜兵的首領山夜琚聽他們說完這件事後,便派遣其弟山夜琪領精兵精騎去往南河尋找劉瑞。
劉瑞自幼時便家裏貧寒,故須在險境環生的博亭山裏打獵砍柴謀求生計,有時候還需要下水捉魚,救村裏溺水的貪玩孩童,因而不僅力大無比還十分習得水性,再加上他本身老實寡言的性格,村裏人都十分尊敬他,對他大加誇讚。
話說劉瑞在一地窺看到山夜兵回走後,便找了一顆大樹,將馬拴在樹上,並去周圍給馬找了草吃,過了半個時辰,便獨自渡江遊泳要返回京城。此次入城,他將刀包裹住了,因擔心山夜兵從南門尋他,故而繞遠路從城北入城,此時天色已晚,劉瑞潛行更加順利,偶然瞥見一地的旗幟上書“山夜”二字,便想著這應當是山夜兵的軍營,遂潛入。
劉瑞正愁沒機會去山夜兵首領營帳中,蹲在草裏,突然見一小兵過來解手,心生一計,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刀結果了小兵的性命,急匆匆地穿上了小兵的衣服,等四周無人後,便大搖大擺地在軍營中巡視,有個兵士見到他,感到十分奇怪:“這個人怎麼像沒見過呢?”另一個兵士在旁邊說:“興許是首領新收編的人吧,不用管他。”
劉瑞見到自己的裝扮沒被識破,舒了一口氣,於是作肚痛想要解手狀,疾步行走,見到被他所殺小兵跟前,大驚喊道:“軍中有人被殺害了!!!”眾人一聽,盡皆驚亂,有的四處逃竄,有的想要前往叫喊聲處查看,劉瑞趁亂隱藏了起來,此時山夜琚也出帳來穩定軍心,順便去查看情況,劉瑞在巡查時早早發現山夜首領所在大帳,快步潛入,飛速巡查,發現一地圖,上書“山夜兵駐軍圖”,大喜,快速將此圖收下,從軍帳後潛行而出,不曾被發現,山野琚發現死者旁邊的衣服居然不是山夜兵的衣服,立馬感覺中計了,忙回帳中查看,卻發現駐軍圖已然不翼而飛。遂命軍隊全城搜查。
山夜琪正帶所發現白馬返回,卻發現一人穿著山夜兵衣裳疾走,此人正是劉瑞,山野琪叫道:“你欲往何處?現正回師之時,可跟於隊尾而回。”劉瑞一聽,看見白馬,明白此人也是山夜兵的一員將領,遂跟在隊尾,趁前軍不注意時,立馬往西奔逃,要回博亭村向顧秋獻圖。
山夜琪半路碰上了山夜琚的部隊,二人各自陳述完自己的遭遇,恍然大悟,原來他們已經中計,山夜琪問後軍半途所遇的山夜兵何在,後軍卻報道已不知去向。二人不知從何處追擊。於是兵分兩路尋找,山夜琪返回南河邊,卻依舊無所獲,山夜琚將京城及其周圍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找到,無奈二人班師回朝,心中皆起了憂患:“到底是何人來窺探我軍......”
劉瑞逃走後,一路坎坷,說好的三日回村,此時已有三日,無馬匹,自然不能快速到達,幸好其堂兄劉坎帶兵五百在博亭山坡處接應,見到劉瑞如此狼狽摸樣,不免歎息,給劉瑞備上一匹馬,便趕往博亭村。
到達博亭村後,顧秋正在清點兵甲,顧秋見劉瑞為人民和國家的事業如此盡心盡力,心中不免慷慨,對劉瑞這個壯士的好感又增加了,認為劉瑞有才卻不能早日顯現出來,對劉瑞熱情迎接,問此去可有所得。劉瑞將自己得到“山夜兵駐軍圖”的消息告訴了顧秋,又講述了他此去的經過。然而後頭劉瑞卻歎息道:“隻是那匹寶馬已經落入敵手了。”顧秋言說:“丟了區區一匹馬,豈能與你的功績相提並論啊!”
往後顧秋因他入虎穴竊圖的行為誇讚他為“當代班超”。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