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此事是否皇上的意見?還望崔大人明示。”周延儒懇切地問道。
“曹公公在皇上那邊的重要性,相信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來。讓你掌管鹽鐵,其實也是曹公公提議。曹公公認為,能夠做得了此事的人,整個大明,非你莫屬。”崔呈秀說道。
“是曹公公推薦的我?”周延儒的語氣裏帶著很濃鬱的怨氣。
“我倒是希望曹公公推薦我。但是我現在可沒有這樣的機會了。這事情你若是做好了。飛黃騰達,指日可待。”崔呈秀說道。
“若是沒做好,是不是該是人頭落地,指日可待?”周延儒說道。
崔呈秀不慌不忙地說道:“周大人,做人不要這麼悲觀嘛。以周大人的能力,這件事情定然手到擒來。”
“崔大人,這事情周某一點頭緒都沒有。現在最擔心的是辦不好這件事情。到時候有負皇上的期盼。所以,還請崔大人多多明示。”周延儒說道。
“其實皇上給你職位的時候,定然給了你明示。這事情,你想去勸說那些得了利益的權貴將吃進肚子裏的銀子吐出來,是不行的。若是這麼容易,也不需要周大人這大才了。皇上不是說了,隨時可以調派東廠廠衛、錦衣衛麼?既然這樣,周大人到任之後,不如先來個殺雞儆猴。什麼時候那些人聽話了,周大人就可以停手了。行大事,不拘小節。現在是國家存亡之際。不用重手,如何能夠扭轉乾坤?”崔呈秀說道。
“存亡之際?崔大人失言了。”周延儒覺得崔呈秀有些誇張。
“你若是知曉陝西那邊的事情,就不會覺得我胡言亂語了。陝西的災民造反雖然是個案,但是卻為我們提了個醒。現在大明多地旱情嚴重。農田失收,地方官員不積極賑災,反而不斷加賦。如此一來,這些百姓還不被逼上絕路?一旦變成流民,隻要有心人略加挑唆,必成亂民。現在白蓮教活動猖獗。前日竟然在路上攔劫懿安皇後大駕。另外,韃子已經整合成一體,侵邊之事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但是我大明軍隊,早已糜爛不堪,毫無戰力。連饑民都打不過,韃子若是侵邊,必然如入無人之境。到時候隻怕長驅直入。我大明危矣。”崔呈秀說道。
“崔大人多慮了。韃子不足百萬,兵不足十萬。我大明雄兵百萬。韃子雖為患,不足為慮。”周延儒說道。
“百萬雄獅?那是周大人沒有見過我大明軍隊。一般軍營吃空餉,克扣糧餉嚴重。士兵不能飯飽,一個月都難得編練一回。何來戰力?此事說來話長。周大人還是好好想想就任之事。”崔呈秀猛然想起此行的主要目的。
“此事容我好好想想。”周延儒依然有些猶豫不決。
“如此,崔某就此告辭。還是那句話,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崔呈秀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