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三人兩票(1 / 2)

台下的學子除了太學生沒人知道季長卿是誰,紛紛向太學生打聽“他怎麼樣?這回不會再給我們黎國丟人吧?”

周式一笑“你可以寫出你的文章,不過比賽已經結束,結果就是你們黎國的文章比詩詞要差一些。”

周式故意把最後這句話拉的很長,台下的人都知道他的意思。如果不是顧忌讀書人的身份,早就開始罵人了。

季長卿不想和他辯論,因為他說的理由自己不能反駁。比賽之前已經說好了規則隻選四個人,自己現在的做法有點耍賴的意思,不過這個卻賴必須刷,那就由自己來吧。

“好,我同意。不管我的文章好還是壞,都不記入今天的成績,這樣可以嗎”

周式本來想拒絕這個太學生的,因為比賽已經結束,自己完全有理由拒絕他,不過既然不記入成績,那就讓他他試試也無妨。

“好!給他準備筆,墨,紙,硯。”

“不必了,我在台下說一句,我的朋友宋正行寫一句。”

台上的禮部官,朱昱,宋廉,周式都看著這個有點狂妄的家夥。

寫文章那是需要靜下心來(別問一個碼字的是怎麼知道這事的,問了都是眼淚),字斟句酌的寫,哪有在台下說一句,台上的人替你寫一句的。

台下的學子也覺得這人太狂了,隻有太學生神色不變心說“你們還是不了解他!”

季長卿不管他們的看法,自顧自的在台下背了起來“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前朝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他在台下讀一句宋正行寫一句,對這個工作宋正行已經很有經驗了。

轉眼間一篇短小的文章呈現給台上的四個人,季長卿則像個沒事人一樣又回到了同學們身邊。

剛才季長卿讀的時候,台上的四個人已經聽出這是一篇好文章。不過季長卿讀的很快,有些句子來不及細想一閃而過。現在看到宋正行寫的文字版,四個人心中各有自己的計較。

朱昱看了看禮部官,兩人微微點頭。

“周先生和宋先生,剛才的四篇文章是由我來評判的,這篇文章就由你們來評判吧。雖然不記入今天的成績,但是文章的好壞,你們作為長輩還是要指點後學之人的。”

台下的眾學子看不到文字版,大家就你一句我一句把剛才記住的一點重新集合起來,很快就拚出完整的文章。

大家都是讀書人好壞瞞不了人,眾人又把文章讀了幾遍,都轉過來看著季長卿。

有人小聲說道“剛才朱夫子對那四篇文章的評價我略有不服,雖稱不上大好文章,但也屬上乘之作。可是和這篇一比確實判若雲泥,真是雙匕相爭才是比呀!”

台下的人這次顯得很平靜,就算這次的成績不算入剛才的比賽,但是有這篇文章在這裏,誰敢再大言不慚的說“你們黎國的文章比詩詞要差一些。”

現在評判的權利交到了周式和宋廉的手裏,他們起身離開座位走到彩台的中央“請太學生季長卿到台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