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過我猜想你們的原則是,在完成與Hermes的對接之前,我們能不碰它就不碰。”
“的確,”文卡特答道,“我們是把它作為幾乎完全未經測試的組件看待的,不希望在沒有後備方案的情況下操作。”
“同意,”泰迪轉移話題,“希爾茲博士,凱勒博士,你們有何醫學意見?”
Ares計劃心理學家希爾茲博士與首席航天外科醫生凱勒博士並排站在辦公室門口旁。“心理上他們已經處於預期範圍內的最佳水平了。”希爾茲答道,“我本來還擔心移動房車內的狹小空間會導致他們互相掐架,但他們在如此逆境中還是做到了團結一心。”
“身體狀況就不太理想了,”凱勒接著說道,“尤其是蜓蜓過去一個月以來健康狀況一直在持續惡化,可能由魔能匱乏引起。其他幾位並不確定他們自己是否也有表現出任何相關症狀,但都顯示出了由於長期暴露在弱重力環境下導致顯著肌肉萎縮的跡象。骨量相關情況我們不了解。沃特尼一直都在服用營養補充劑,苜蓿也能對地球上的動物起到幫助成骨的作用,因此在預期範圍內此問題已經盡可能得到了彌補。”
“你會認定他們具備積極參與到發射任務中的資格嗎?”泰迪問道。
“沃特尼的話是不行,”凱勒搖搖頭答道,“最高可達八倍G力,而他隻接受過簡單的黑視對抗訓練。而且根據報告,蜓蜓也不行。不過我還是要強調,那邊除了沃特尼之外的每一位可都是外星生物。就算有星光熠熠翻譯過的資料可供參考,我對他們的了解也還是不足以支持我做出明確診斷。現在我能下的肯定結論隻有,我找不出他們不適格的理由。”
“我還要提醒一點,”文卡特飛快插了一句,“現在的問題並不在於他們能不能發射。沒有其他選擇。”
泰迪記了幾筆,繼續問道,“講講發射天氣。塵暴對他們的影響會有多大?”
“不明顯。”火星氣象學家蘭德爾·卡特答道,“當前這場塵暴的加強過程是完全正常的,實際上變動隻有受影響區域的麵積在增長。塵暴前緣預計會於太陽日549抵達發射場,次日太陽能電池板的運行效率將有程度極小的下降。唯一的影響是場地上方空氣中的顆粒物濃度會升高到即便在緊急情況下動用閃閃引擎都太過危險,不予考慮。由於粉塵顆粒細膩,部分塵埃的高度可能會達到六十千米。我們的建議是啟用閃閃引擎之前至少要達到兩百千米的最低安全高度,緊急情況下也至少要保證最低高度達到一百千米。”
“布魯斯,這和你的建議對得上吧?”泰迪問道。
“我能接受,”布魯斯答道,“我是更希望能完全不去碰閃閃引擎。”
“跟蹤。”泰迪轉向明迪·帕克,“到時候我們能看到什麼?”
“我們在火星環軌上能夠以任何形式有效監測飛行過程的一切飛行器屆時都會投入使用。”明迪答道,“我們目前正在調整三顆衛星的運行軌道,讓它們抵近到可以直接攝像觀測發射過程,但是我們要等到發射過後幾小時才能看得到;衛星在用機載相機追蹤鳳凰號時高增益天線無法對準地球。不過除它們之外有餘力的其他飛行器都會以無線電跟蹤飛行軌跡,將采集到的數據經由Hermes與斯雷普尼爾二號中繼後發回地球。到時候我們可以精確得知……他們十二分鍾前的動向。”
“做得不錯。”泰迪說著頓了頓,手中筆尖敲了敲記事本,“對了文卡特,軌道團隊情況如何?”
“航天動力學部在過去一個月裏已經用超算跑過成百上千種飛行情景變體了,”文卡特答道,“而且你也應該知道發射當天,隻要能擠得進園區大門到場的人都絕對不可能缺席。如果我們到時候需要軌道修正的話,隻要第二上升級裏還有燃料,或者閃閃引擎還有能量,我們就還有機會。提醒一下,鳳凰號上有無限量的水與空氣供應,還有能維持七天的食物;我們是可以多花點時間妥善應對的,沒有必要在緊要關頭匆匆忙忙憑感覺孤注一擲。”
“老天保佑情況如此。”揚聲器另一頭的布魯斯·吳小聲咕噥。
“任務控製呢?”泰迪最後問道。
“不管用處多大,我們都會做好準備。”米切答道,“我重排了值班表,這樣我們這邊下午四點開始精英團隊就會在控製台前就位待命。到時候我可以根據需要派出我的副控跑腿或協助,也可以肯定不管有沒有輪到值班,每一位控製員都會為了這件事到場。”他說著搖了搖頭,“可是除了跟蹤與軌道計算以外,他們是屁都幫不上。消息一來一回要整整延遲二十四分鍾,這我們可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誰也說不準的。”泰迪回應道,“米切,你們的人都是訓練有素的工程師。如果發生了能給到我們這二十四分鍾反應時間的特情,我希望任何一位有想法可能有用的人都能建言獻策;如果我們可以幫得上忙,我們就應該有提供幫助的能力。”他合上記事本最後說道,“安妮,我要去當麵給總統做彙報了,不過等我回來之後一切你認為有利的媒體活動我都可聽你差遣出席。”
“我去看看能安排出什麼花樣,”安妮嘟囔道,“不過除非你下飛機的時候能長出四隻蹄子披著彩色皮毛,否則希望不大。”
室內的各位在蕩起的一陣笑聲中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