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夏家之前就隻有夏進軍,夏朝陽和夏蘭。夏進軍是個大老爺們也不會剪窗花,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去買的窗花回來貼的。
離過年還有一天了,一家人開始大掃除,裝扮家裏了。
夏蘭負責擦桌子擦櫃子之類的,而夏進軍和夏朝陽則是負責累一點的活。三個人連續忙了一個上午這才忙好了。
大掃除也挺累人的,中午也就懶得做多費事的吃的了。
好在前麵一家人一起包過年的餃子,包了不少,夠三個人吃兩天的。兩天的也就是六頓的餃子,所以中午夏蘭就下了餃子,三個人沾了醋吃完了。就要開始貼窗花,貼年畫,春聯什麼的。
夏蘭去拿了之前夏進軍上街買的東西,翻出了窗花,年畫,春聯還有喜錢。
喜錢又叫做封門錢,就是過年的時候貼在門上麵的五個紅色的紙。
不過也有地方是別的樣子的,會有五色的那一種,是掛在門上的象征性的錢。又稱為“黃錢”“紅錢”“封門錢”。
先是要封門,封也就是封刹的意思,就是從封門開始之前的一切經濟往來暫時告一段落,若是封門後再登門討債的話就顯得不禮貌了。
封門的對聯從外往裏封,即先有院門封起,隻不過夏家並沒有院子,所以他們就開始從大門開始封。
夏進軍踩著一個長板凳,接過夏蘭遞過來的春聯,夏朝陽手上端著熬好的漿糊,漿糊都是用米做的,貼上很牢固,能撐一年的。
夏進軍將春聯貼好了之後,便開始要往上麵貼喜錢了。
喜錢據說是和放爆竹一樣,能夠保百姓沒有災禍,平安吉祥。
有布的,有紙的,條件好一點,舍得花錢的就買貴的,比如布做的,差一點的就買紙做的。
當然這個時候,大多數都是紙做的,基本沒有人會用布做的,大多數人連新衣服都穿不上,哪會有那個閑工夫用布做喜錢或是去買的。
風門前一般就是五張為一門,長方形,寬大概是五十厘米,高大概是二十五厘米。上方下方都磕著“恭賀喜禧”,下方形狀就是那種飄穗,中間是圓形象征著錢心,貼上用黃色的紙剪成的福、祿、壽、喜、財,
將門上麵的貼好之後,夏進軍就下來了。
夏朝陽將漿糊遞給夏蘭,將外麵的長板凳收了進來。
家裏客廳有一個窗戶,還有兩個房間,每一個都有一個窗戶。他們三個人各負責一個窗戶,貼窗花。
兩個房間,一個房間是夏進軍的。還有一個房間在夏蘭沒有出嫁的時候就是夏蘭的,夏蘭出嫁之後就是夏朝陽在住了。
出嫁前,夏蘭住在那個房間裏,而夏朝陽則是和夏進軍一個屋子,出嫁後,那個房間就是夏朝陽住了。
不過夏蘭回來了,夏朝陽就搬出來了。
將一切都貼好之後,家裏就顯得不一樣了,處處透著年味。喜氣洋洋的感覺,大紅色的窗戶很引人注目,在六十年代這個主色調是黑白灰的顏色中,尤其亮眼。
做好一切也到了下午快到傍晚的時候,這個時候該準備年夜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