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部來了個老年人(3 / 3)

曾淩把幾個職工送上電梯以後,又回到了組織部,他剛坐下,吳衛星從裏間踱了出來。

“老曾,他們走了?”

“走了。吳部,你也來吃包喜糖。”

曾淩遞了袋喜糖過去,吳衛星撕開了喜糖袋,剝了一顆放進嘴裏。

“以前組織部是要害部門,人們一般是不進來的。我們當幹事時,有人來找,總是到走廊裏去說話的,現在雖說不那麼嚴肅了,但也不能象在車間裏那樣,辦公室象茶館店一樣。”

曾淩明白吳衛星說這話的意思,他不讚同,但這畢竟是在組織部,要以部長的意見為準,他隻得附和著。

“車間裏隨便慣了,一下子還改變不過來呢。”

“其實,上下級之間總得有個度,也不好太隨便了,以前我對小龐就是這樣要求的,現在他到基層去了,總要有點兒領導的風度才行。”

曾淩是不講究這一套的,因此他有許多基層的朋友,也能得到許多真實的信息。他吳衛星這樣講,無非是在告誡自己,必須學會在屋簷下做人。

他多少感到有點壓抑。

“你把小龐找來,讓他同你交接一下數據庫的事,公司催著要交年報呢。”

吳衛星還沒有放下手裏的公文包,就對曾淩布置工作了,這在曾淩的記憶中還是第一次。

以往吳衛星進辦公室以後,總是先要上廁所,然後再洗茶杯,沏上茶,翻一下報紙,再想起談些工作上的事。曾淩知道吳衛星的習慣,隻要沒有急事,也總要等吳衛星辦完這些每天早晨的必修課之後,才去找吳衛星談工作上的事。

曾淩撥通了小龐的電話,車間的人說小龐來過,現在已經走開了,曾淩又打了小龐的傳呼機,很快就有回電了,聽說是組織部找他,小龐很快就到了。

“小龐,你把數據庫的密碼告訴老曾,還有,你把做年報的要求同老曾說一下,公司催著要我們交呢。”

小龐打開了電腦,在黨員數據庫的欄目下輸入了密碼,數據庫被打開了。全廠黨員的花名冊在屏幕上顯了出來,曾淩雖說對電腦的操作並不熟練,但基本操作要領還是掌握的,很快從小龐手裏接過了鍵盤和鼠標。吳衛星看著他們兩個開始交接,也就踱到裏間去了。他對電腦操作沒有學的興趣,他覺得這是幹事們的事,當部長的是用不著掌握這類操作技巧的。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不會擺弄方向盤的領導,就老老實實地坐車,既不要化力氣,也不要擔風險,更不會犯錯誤。同樣道理,徹底不會擺弄電腦,也就省了心,省了事,規避了犯錯誤的風險。

“小龐,你看這裏麵有沒有問題,老範已經是高級工程師了,怎麼還是初中學曆?”

曾淩指著數據庫學曆一欄問小龐。

“我也在想,老範是高級工程師,他的學曆肯定不可能是初中,但是,我要為他改又沒有依據,而他的初中學曆,是填在黨員卡片上的,把這個信息輸進去,至少是有來曆,有依據的。”

小龐從櫃子裏拿出一本厚厚的黨員名冊來,封麵上還是繁體字,足以反映出其曆史悠久。名冊是插頁式的,小龐很快就找出了老範的那張卡片,卡片上“學曆”的一欄裏明明白白地填著“初中”。

曾淩拿過卡片一看,在“填寫日期”一欄裏,明白無誤地寫著“一九七三年三月”,事情很清楚,老範在三十年前入黨時確實是初中學曆。

“我們這個數據庫不是受控的?”

“這些我們就很難掌握了,學曆變了,工作變了,住址變了,又不到組織部來通報一聲,我們怎麼改,又不能憑我們自己聽到什麼就照什麼改。”

小龐這樣說,也算不上錯,但即使做到了無一處無來曆,但和事實相差甚遠,那麼這種數據庫還有什麼意義呢。

小龐說是車間裏還有事,匆匆走了,曾淩也不好硬留他,再說小龐已經是車間的黨支部書記了,當然車間的工作更重要。

曾淩走進裏屋去找吳衛星。吳衛星聽了曾淩的話,當即作出了反應。

“你說的話是對的,可要對全廠所有的黨員資料全部檢查一遍,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現在人手少,上麵又催得緊,我看還是先照現有的資料整理出來吧。”

按照吳衛星的要求,曾淩按數據庫中的資料,整理了一份黨員情況表,盡管曾淩明白這樣做是無效勞動,但還是按照一級對一級負責的要求去做了。

整理出來的資料,連曾淩自己看了也大吃一驚,大專以上學曆的黨員在百分之十以下,而初中以下學曆的黨員卻占了百分之七十二,雖然是吳衛星關照這樣做的,但照這樣報上去,恐怕是要挨批評的,曾淩拿不定主意,還是老辦法,請示一下吳衛星。

“吳部,照這樣的數字上報,恐怕是很難看的,再說也不符合事實。”

對於“不符合事實”這句話,吳衛星聽了很不舒服,他從曾淩手中拿過報表,看了一下,這數字也實在難看。

“就這樣吧,我們估算一下,大專以上學曆的,控製在百分之四十五左右,當然,不能太高,太高了人家也不相信,初中學曆的控製在百分之三十以下。你按照這個原則,把人數分配一下,當然了,這是個大致的比例,上報數字不能取整數,要用個帶小數點的數字,人家看了就更相信。要保證人數和百分比一致,自己的賬麵上要軋平。還有,材料上報後,複印一張留下來,就放在你那裏,以後再有什麼口子要上報的,都以這張為基數,作點加加減減。”

這個要求並不苛刻,曾淩按吳衛星的口徑,很快就列出了比例,再倒軋賬,算出了每個學曆段的人數,報表顯然是比較好看了。

吳衛星對此頗為得意。

“吳部,是不是要花點時間,把黨員的資料庫再重新整理一遍。”曾淩總覺得有點心虛。

“這沒有必要了吧,上級公司隻是要個報表,本來麼,也隻是統計上的需要。你要是再查一遍,要是查出與上報的數字差距太大,你改還是不改?不是為自己出難題嗎,現在大家不清楚,事情也就那樣過去了,不要膽小。有些事情,一直是這樣辦的,也不會出什麼事,你盡管放心好了。”

報表就這樣按吳衛星的意圖製造出來了,上級公司也沒有看出什麼問題來,反倒對黨員隊伍這樣的知識結構很滿意。

也許,吳衛星的做法是對的,曾淩這樣想。

“七一”快到了,通常是這段時間中組織部是最忙的。會議呀,表彰呀,活動呀,都集中在這個時候。

吳衛星到上級公司開了一整天會以後,拎了一大捆報紙走進了辦公室。

“老曾,這件事你去辦一下。市裏為紀念七一,搞了個黨的知識競賽,題目是登在黨報上的,每個黨員發一份,你把它分到各黨支部,五天以後收上來。噢,對了,這是標準答案,你先把答案翻到答題卡上,連同題目一起發下去,也好減輕基層的負擔嘛。”

曾淩拿過吳衛星帶來的報紙,這是市黨報的增刊,上麵印了一百道選擇題,每題四個選項,另附一批答題卡,卡上是一百組圓圈,每組四個,要求把所選的圓圈塗黑,在答題卡上填上姓名,然後逐級上報,送電腦處理,當然還有在正確答題卡中抽獎等活動,不過中獎的概率是極低的。

要在五天的時間內完成如此大的工程,也不是件輕鬆的事,曾淩想,就是把這張黨報的增刊認真看上一遍,沒有兩三個小時怕也不行,何況還得要動一番腦筋填寫答案。

曾淩是個急性子,他馬上將各黨支部書記找到組織部,把知識競賽的事講了一遍,正當他要分發題目的時候,吳衛星進來了。

“這次活動是市裏統一組織的,我們當然要參與。我也知道大家都很忙,所以盡量減輕大家的負擔。這樣吧,請老曾做一張標準答題卡出來,大家發動黨員照抄一遍,這樣我們的參賽率和準確率就有保證了。總之,時間節點要抓牢,用什麼辦法去完成,就請大家各顯神通了。”

聽吳衛星這麼一說,大家心裏也明白了許多,紛紛按黨員人數領走了答題卡,接下來,反倒是曾淩拖了後腿,大家急著要他的標準答題卡。

曾淩整整化了四個小時,把題目認真看了一遍,又對照吳衛星帶回來的標準答案,製作出了標準答題卡,然後經過複印,分發到各黨支部。

五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各黨支部的答題卡也陸續交還到了曾淩手中。雖然曾淩也知道這些題目是怎樣做出來的,但交差是不成問題了。

吳衛星又拿了十來張答題卡進來。

“老曾,這幾張是廠領導的卡,他們忙,就不給他們添麻煩了,你化些時間代勞吧。”

曾淩默默地拿過這幾張卡,放在桌子上,臉上的表情似乎不怎麼好看。

曾淩到組織部半年多了,他也慢慢適應這裏的工作節奏了,雖然他知道什麼事情是該做的,什麼事情是不該做的,但他更明白什麼事情是必須做的,什麼事情是不必做的。

“老曾啊,在組織部半年多了,習慣這裏的工作了嗎?”吳衛星問這樣的問題,倒令曾淩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說習慣,不是自己的意願,說不習慣,是不是有調動的機會,“怎麼說呢,反正還可以嘛。”曾淩盡量用模糊的語言來回答。

“你是老同誌了,我們就直說了吧,組織部是個人員流動的地方,特別是年輕人,到組織部來鍛煉一下,再到基層去挑擔子,也是個培養人的途徑。至於你嘛,廠裏打算成立個子公司,是組織下崗人員再就業的,需要有人去帶個頭,當然,這不是組織安排,是公開招聘,不過領導上的意思是你比較合適。”

曾淩已經明白吳衛星要表達的意思了。對於組織部,他本來就沒有什麼留戀,樂得順水推舟。

“既然領導上有這個意思,我就照領導的意圖去做吧。”

“到底是老同誌,有組織觀念,有覺悟嘛。”

兩天以後,曾淩去參加了招聘會,理所當然地被聘用了。

一周以後,他把辦公桌抽屜裏的東西統統裝進大旅行袋,提著鼓鼓囊囊的旅行袋走出了組織部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