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鬼沒有說話。
“你既然決定留下,那我也不再勸你了,原本打算在離職之前能報答你的恩情,現在看來是不可能了。好了,就此告辭,希望還能有相見之日,到時候再報答你的恩情吧!”
和判官說完,抱拳對那老鬼行了個拱手禮,就領著他身後那隻尖嘴猴腮的小鬼上轎匆匆離開了。
麵無表情地目送何判官的黑轎走遠後,那老鬼又緩步走回了奈何橋上,拿起掃帚繼續不緊不慢地掃他的地。
“老爺,那老鬼就是你說的唐先生啊?”那尖嘴猴腮的小鬼手扶著轎欄一邊疾步往前走一邊對著轎窗裏坐著的何判官問。
“對,他就是我的恩人唐先生。”
“怎麼那麼老呀?!”
“他都在奈何橋上守了萬年了,陽間也過了一千年,能不老嗎?再說他又不像咱們有俸祿養著,就光靠吃河裏的鐵水,飲橋上的陰風度日,就是金剛不壞之身也會變老的。”
“老爺,他到底是在等誰呀?”
“等他的妻子。”
“他的妻子是何方人士,怎麼等了萬年都沒等到呢?”
“我也不知道,我從來沒聽他說過他妻子的事。”
“那他是哪朝哪代的人士,姓氏名誰,籍貫何處呀?”
“大膽,你問那麼多幹嘛?”
“小的該死,小的就是好奇,這麼個不起眼的死老鬼,怎麼會有那麼大的毅力熬過冥界這萬年的陰風冷雨……”
還沒等那小鬼說完,何判官大聲喝道:“閉嘴,他是我的恩人,你不能對他不敬。還有,這些都是天機,不可泄露,下次若敢再問,小心你的皮。”
“小的知錯了,以後絕不敢再慢待老爺的恩人,也不敢再隨便亂問。”
一臉嚴肅的嗬斥完那小鬼,何判官放下轎子側窗的小簾子不再說話了,那小鬼也識趣的閉上了嘴。
其實不光是那小鬼有好奇心,何判官也很好奇,盡管他曾經也看過生死簿上對那老鬼的記載,可此刻他還是忍不住從懷裏掏出生死簿翻到屬於老鬼的那一頁重新看了一遍。隻見那上麵記述道:
“唐生,字子衿,長安西郊人士,生於大漢朝光武帝建武十三年五月十五日午時,卒於漢明帝永平十五年七月二十寅時,陽壽三十又五春。乃一貧家寒儒,無官無職,無妻無子,孑然一身。有慈心,重仁義,知孝悌,明禮法,通書樂,曉劍術。繈褓甚安,孩提盟婚,垂髫性頑,總角學書,束發習劍,象舞婚退,弱冠尚武,持戟江湖,行俠仗義,此間遊遍名山勝水,訪過隱士高人,後得一奇遇,與一有夫之婦隔牆盟誓,私定終身。然此段姻緣遭世人唾之,又加重重阻礙,終不得正果。因此鬱鬱寡歡,貪酒戀色,而立過半,暴亡而終。縱觀此子今世,有小過,無大惡,修善廣,積德厚,戾氣重,哀怨深,癡心狂,當再入修羅道輪回一世,人間道輪回三世,方可脫離七災八苦,入得極樂天界。”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