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早”,瑪麗利索的將饅頭撿到盆子裏,
吃過早飯,所有人都回到了馬車上,楊柱子換下瑪雅,讓她去楊石子那輛車上休息,
瑪雅搖頭:“柱子叔,我不累”。
進城的時候,官差看了看趕車的楊柱子,開口問道:“多少人”,
楊柱子拿出路引,指了指身後的馬車:“5輛馬車,15人”,
瑪麗5人當初填寫的原籍就是淩華村,楊峻三兄弟因為進城查路引,早上排隊的時候就回到了自家馬車,
官差裝模作樣的數了數人數,看看楊柱子他們後麵還有一長排馬車,心裏有了計較:
“進城1人兩個銅板,1輛馬車5文”,
“大人,昨天馬車進城不是不收費嗎?今天怎麼要收5文錢”,排在後麵的楊石子搶先開口問道,
“昨天是昨天,”官差狠狠的瞪了楊石子一眼,心裏罵道,拿路引的人都沒吭聲,管你鳥事,
楊柱子轉頭望向楊玲,楊玲用力的點了點頭,區區25個銅板她並不放在眼裏,
楊柱子麻利的數了55個銅板交給官差,帶著一家人進城,
“你們,先在這裏等一下”,進城之後,負責押送他們出城的官差讓楊柱子等人將馬車趕到一旁停下,
從罪惡之城出來的人以及返鄉的災民,縣令都不會讓人在縣裏閑逛的,專門安排官差送人出城,
“丁一,去,給官差說一下,等蔣老爺子他們都進來了再走”,
楊玲給了丁一一個銀角子,讓他過去打個招呼,
官差收了好處費,爽快的告訴丁一,20兩馬車要分成兩批經過,
前麵十輛走慢一些,後麵的走快一點出城的時候正好遇上,
楊玲坐在車轅上東張西望,古代的街道與電視上演的差不多,
茶樓,酒館,當鋪,作坊,街道兩旁的空地上有餛飩攤、燒餅攤……
提著鳥籠溜彎的,出來吃早食的,去菜市買菜的,提著籃子沿街叫賣的小販……
挑著擔子趕路的漢子、駕牛車送貨的夥計、趕著毛驢進城的老漢……
“冰糖葫蘆、賣冰糖葫蘆,”
“煮花生,一文錢一包”,
“香噴噴的煎餅,好吃不貴,3個銅板一大張”,
整條街上熱鬧非凡,走完這條擁擠的長街,冰糖葫蘆的草垛子已經被瑪麗扛在了肩上,
楊玲雙手也沒閑著,左手提了一籃煮花生,右手拎著一籃炒板栗,
走出城門,楊柱子將馬車停在路邊等待,楊玲笑嘻嘻的喊道:
“要吃冰糖葫蘆的來瑪麗這裏拿,想吃花生、栗子的來我這裏”,
楊彪跑的最快,好多年沒有吃過冰糖葫蘆,跑慢了怕被人搶完了,
“瑪麗姐,我要吃冰糖葫蘆”,
“瑪麗姐,我也要”,
……
小孩都衝著冰糖葫蘆去了,大人們讓都不好意思去楊玲那裏討要花生與板栗,
楊玲幹脆拿起油紙,給每一家人包了一包花生,一包板栗,剩下的拿給楊柳氏,
再次上路,吃著冰糖葫蘆、花生與板栗,所有人臉上的笑容不斷,
楊玲他們樂嗬嗬的往前走,緊趕慢趕還是晚他們一步的楊老頭,這會也來到洪山縣門口,
“老四,進城要花20個銅板,我們進還是不進”,
楊老頭心疼銅板並不想進城,但現在家裏做主的人是楊豆子,
一心想追上楊柱子,一連兩天晚上沒有睡覺,楊豆子夫妻與楊老頭夫妻輪流趕車,
楊豆子覺得牛車多也是件麻煩事,除了行李,他們並沒有多少糧食,一輛牛車就夠了,
“爹,二哥他們不缺錢,肯定是從城裏經過,隻有走城裏才能盡快趕上,回頭賣一輛牛車,還能賺上一筆”,
“牛車是老二家的,賣了,怎麼給他交待”?楊老頭不想賣牛車,怕惹楊柱子不高興,
“你不說,我不說,誰知道牛車是賣掉的,回頭告訴二哥我們遇到山匪,牛車被搶了不就沒事了嗎”?
楊豆子決定回到安縣將另一輛牛車也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