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雞賺的最多的是楊豆子,他一共養了65隻雞,第二名是楊石子,養雞25隻,

為了讓村裏人有足夠的蚯蚓喂養小雞,楊玲免費為所有村民提供養殖蚯蚓的方法,

再三強調,蚯蚓煮熟剁碎才能拌進雞食裏,怕雞崽生吃太多蚯蚓生病,

有蚯蚓做主食,挖些野菜或者去粉條作坊買點紅薯渣,雞飼料就齊活了,

賣雞賺了銀子的村民,領著小雞崽樂嗬嗬的回了家,

楊豆子賺了錢,楊老頭夫妻倆也高興,本來楊豆子隻領了85隻雞崽,兩人幹勁十足的讓楊豆子再領回50隻養在雞舍,

明言,這50隻雞他倆養,到時候賣的銀子歸他們所有,

楊老頭夫妻想養雞,楊豆子求之不得,這40多天,楊老太一有機會就逮住他一頓輸出,

說他不孝順爹娘,捧楊柱子的臭腳,養那麼多雞,萬一養死了,隻能賣了五丫賠雞崽錢,

如今一起養,有錢一起賺,有禍一起擔,楊老太安靜了他反而有些不習慣,楊豆子無奈的笑了。

沒雞愁有雞了也愁,想到剩下一大堆,雞架骨,雞頭、雞脖、雞翅、雞腿以及雞爪,楊柱子愁的飯都吃不下,

“玲兒,雞精一定要用雞胸肉嗎”?

“嗯嗯,書上就是這樣寫的,用雞胸肉,爹,你別擔心,雞胸肉是整隻雞身上最便宜的部分……”

楊玲打算先將雞身上的其他零件收起來,等雞精作坊走上正軌,再來處理這些零碎,

雞精作坊,楊玲沒有再提出給弟妹們分股,升米恩鬥米仇,她明白,以後還有很多生意要做,

萬一……不想親人變仇人,股份最好捏在她手裏,家裏人誰也不給,

雞精作坊的管事依然是瑪麗,楊玲考慮過了,村裏的事全部由瑪麗負責,至於瑪雅與丁一兄弟,

等以後生意做到鎮子、縣城、州府及京城的時候再做安排,

兩天時間雞精的成品出現在楊家餐桌上,楊玲拿起袋子,往桌上的蛋花湯裏抖了一點雞精,

“爹、娘,你們嚐嚐”,

楊柳氏喝了一口湯,直言,加了雞精的蛋花湯讓她喝出了雞肉味,

楊柱子、楊峻、楊彪也認為蛋花湯比以前好喝,

“雞精與海魚粉,各有各的味道,我個人比較喜歡喝加了雞精的湯”,楊桃一口氣喝光碗裏的蛋花湯,最後一個發表看法,

“玲兒,用紙做袋子會不會破損”,楊柳氏拎著裝雞精的小袋子上下晃悠,

裝雞精的紙袋是用雙層油紙縫製的,她怕運輸途中油紙破裂雞精漏掉,

楊玲笑著搖頭:“袋子很結實,不會漏”,

外麵的這層油紙是丁一去縣城裏買的,裏麵那層油紙是她從係統商城裏兌換的,

雞精從作坊往外運輸是用大袋子,十斤一袋,兩層油紙外麵還有一個布袋,確保運輸途中不會受損,

另外四種規格,1兩、2兩、半斤、1斤的袋子,批發雞精的時候會一並讓人帶走,商家根據購買者的需求,臨時裝袋,

楊柳氏手上拎的是1兩1包山雞精,瑪麗為了使用方便,單獨裝出了十包,

“不會破損就好”,楊柳氏隨手將雞精放在桌子上,

瑪麗開口問道:“主子,庫房裏堆積著大量粉條,衛、江、蘭三國沒有派人前來,要不要先打開吳國市場”,

楊玲沉思,她手裏的存貨供給衛、江、蘭三國沒有問題,吳國市場是時候開啟了,

當年秦川隻將粉條銷售給附近幾個縣城,沒過多久,吳國內亂,秦川封閉城門自保,粉條作坊被迫停工,

再次開工,是因為楊玲與衛、江、蘭三國罪惡之城守將簽訂了合約,

離開罪惡之城的時候,楊玲特意與秦、顧二人見了一麵,

不知是他們忘記了,還有對粉條生意沒興趣,兩人對粉條作坊之事一字未提,

“瑪雅、丁一、丁二,你們三人去京城,盡快找到合適的經銷商……”

楊玲將目光鎖定京城,小零小碎的批發看不上眼,去京城找個有後台的,直接將粉條與雞精批發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