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步入成功之路的正確方式(1 / 1)

今天的修行中,曆覽了很多古今名人走向成功之路的方式,我發現,這些成功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有著對成功的執著,就算是經曆千難萬險也不會放棄。

因此,走向成功的一個關鍵原因,一定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一直用這份堅持總有一天我們能功成名就。

網上有很多人說:“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其實這句話說的並不正確,因為現實是“成功的路上很擁擠”,而且是擁擠不堪。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是一家做通訊的小企業,我們抬頭看一眼,站在我們麵前的是蘋果公司、華為公司、微軟公司等等。

這些公司無論是實力、人才都是世界一流,小企業,想要在這種局麵下分得一杯羹談何容易。

“談何容易”的道路並不代表就是死胡同,麵對布滿荊棘的道路,隻要我們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那麼麵對如此擁擠的成功之路,我們該如何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呢,這才是今天我要分享的知識。

答案其實《易經》中已經告訴我們了,《易經》中記載:“窮則變,變則通”。

這句話的含義是說,做人做事不能非此即彼,要會審時度勢去變通,因為這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在“變”。如果我們遇到困難後仍然不去改變,迎接我們的隻有失敗與淘汰。

例如:華為在受到美國芯片打壓時,他們再如何努力美國也不會賣給他們芯片,再怎麼苦苦哀求也無濟於事。

於是他們發奮圖強,尋求改變,研製出了讓世界都震驚的芯片,有時候困難麵前就是新的機遇。

一個小企業如何一步步走向頂尖企業的規模,靠著一起創業的元老是不行的。小企業要做大一定不能一直用同一批人,一定要學會引進人才,給企業注入新鮮血液。

人才怎麼獲得呢?可以引進剛畢業的高材生,這些高材生們最缺的就是高額的薪水,也缺獨立開發一項產品的機會。

因為,高材生在大企業中不一定能被重用,這樣小企業就有了做大的機會。好好的疼愛高材生們,給他們充分的施展才華的平台,這樣企業才能有所突破。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拿出企業大部分的資金,去引進行業中領先的人才,別怕他們貴,貴的人,才能創造出貴的價值。劉備就是靠引進了諸葛亮,才實現了創業質的飛躍。

改變有一個原則,我們要為了進步而改變,而不能是為了改變而改變,改變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調研才行,否則隻能是害人害己。

假設我們是一名投資總裁,我們在做好本職工作時,還要擠出時間學管理,萬一投資這條路走不下去了,我們還可以去做管理界的高管,這就是“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筐裏”的含義。

馬雲放棄老師從商,魯迅棄醫從文,班超投筆從戎,丁磊放棄鐵飯碗去創業,王傳福放棄教育業去造車。成功的案例也許不適合我們,無憂無慮與家人過完一生也是不錯的選擇,希望有緣人正確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