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4章 三年戰爭(十三)(2 / 2)

當初和劉文秀聯手攻打韃子時,葉蘇偷襲劉文秀部,並一舉消滅劉文秀統帥的大西軍一部。當時這樣的戰果是輝煌的,至此大西軍再也無力和葉蘇爭奪四川,殘餘部隊龜縮在南邊的寧遠府,就算孫可望派兵進入四川也是如此。

這一年多的時間裏,葉蘇拚命的擴充實力,可是陷於張獻忠、搖黃十三家、明軍以及韃子的四方屠戮,四川人口已經降到了穀底。縱然葉蘇將湖北之民遷入四川,苦心經營數年,如今人口也不過六十萬而已,麾下軍隊不足八萬。

因為人口太少,葉蘇已經放棄了川南的敘州府、雅州府的漢源縣、清溪縣、嘉定府的峨邊、犍為等縣。將民眾和軍力收縮在成都到重慶一帶。

對於葉蘇放棄的地盤,大西軍也未有接受。因為沒有人口的地盤就是雞肋,它不會有任何的產出,隻會白白的不斷向其中填耗著軍力和軍資。

當葉蘇得知總部與南方豪雄大打出手時,心中就有了不好的預感。別看似乎總部在物資上無法接濟六營,但是總部的威望卻無時無刻不在保護著六營。麵對保安團強大的勢力,新順所部不願與六營為敵,大西軍也未正式對六營宣戰,而是小部隊的不斷摩擦。而攝於保安團的強大影響力,葉蘇治內的一些小勢力也聽從六營的命令,山中的少民也很是聽話,少有襲擾之事。

可是現在變了,一旦總部大戰一起,那麼這些原本俯首帖耳的勢力便不會再那麼乖乖聽話了。而大西軍原本雙方就如賊寇一般,肯定不會放棄這樣的機會的。內憂外患,六營的日子不好過了。

葉蘇陷入了憂愁之中,而當南邊川南寧遠府大西軍數十萬大軍誓師北上的消息傳來時,葉蘇急的頭發都白了不少。

這一刻,葉蘇的心情幾乎是絕望了。他要對治下數十萬百姓的安危負責,他要對自己麾下八萬將士們負責。此時,他的壓力是極大的。甚至,葉蘇心中有了動搖。

而葉蘇的動搖又極大的影響了六營的士氣,將領們惶恐不安,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而士卒們更是謠言四起,到處穿著營長要舉軍投降了,士氣更是低到了極點。

這時,焦急難耐的六營訓導官汪華康找到了葉蘇。之前六營訓導官唐成斌陣亡了,葉蘇兼任了訓導官一段時間。不過營長的職務本就繁忙,實在顧及不上訓導官的工作了。於是他將自己的親信汪華康由縱隊長提拔到了訓導官的職位。當然,這種事情葉蘇可以獨自完成,頂多向總部報備一下罷了。

因為葉蘇的動搖關係到了六營的生死存亡,對葉蘇忠心耿耿的汪華康隻得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