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4章 三年戰爭(十三)(1 / 2)

保安團的西線部隊已經和吳三桂的軍隊交手,而浙南的部隊也與金礪、耿繼茂、魯王朱以海等人打的如火如荼。可以說這兩條戰線就牽製了保安團過半的軍力了。而且為了防止朱成功率海軍襲擾浙東,張承武不得不留下大量軍力駐紮在沿海台州、寧波、紹興、嘉興等府縣,這樣用於抵禦魯王、金礪、耿繼茂等人軍隊的兵力就緊張多了。而受到南方變故的影響,原本已經偃旗息鼓的還鄉團又大肆的活躍了起來,這又牽製了張承武的兵力。於是,浙南的戰局也陷入了對峙之中。

這兩場戰役震動了江南,震動了天下,餘波還向更遠的地方散去。

作為南方實力僅次於保安團的大西軍餘部,是不會放棄這樣好的局勢的。

川南寧遠府,二十萬大軍雲集此地,幾乎將大地都遮住了一般。受到劉文秀戰死的影響,孫可望和李定國暫時的聯合起來。此時孫可望已經自稱為秦王,李定國自稱為晉王,而戰死的劉文秀被追封為蜀王。

這次大戰,江南地區大半勢力都牽扯進去。湘北贛北的吳三桂兵力調往江南省邊界,新順也正調兵遣將,似乎有順江南下的打算,而廣西的永曆勢力一向不為大西軍所重視。所以大西軍已經騰出手來了,沒有了外麵的羈絆,大西軍可以全部投入到四川戰役之中。

對於四川,孫可望有著極大的野心。如今大西軍的勢力已經囊括了雲南、貴州以及部分的廣西和湖南。若是在拿下四川,整個大西南將落入大西軍之手,大西軍甚至有了立國的本錢了。

不過在心中,孫可望還有一個最大的對手。他不是保安團的團長仇天行,而是暫處一個陣營的李定國。

李定國驍勇善戰威望極高,一直為孫可望所忌憚。之前劉文秀向李定國靠攏,兩個陣營彼此之間處於平衡,還算相安無事。但是劉文秀兵敗身亡,這樣的平衡被打破了。

雖然孫可望想要發起大西軍內部的統一戰爭,可是謀士建議他還是先一致對外,然後在內。畢竟如今的局勢太好了,團匪因為行事囂張已經引起了共怒。討伐保安團就是符合人心,就是占據大義,就是順應大勢的。

這樣的機會一旦錯過,若是保安團度過這一劫,騰出手來後,那麼大西軍將陷入被動之中了。在團匪總部與葉蘇部的包抄之中,大西軍的發展將舉步維艱。

不僅僅是孫可望,李定國也意識到了這個事情,所以雙方暫時攜起手來了。

如今李定國的地盤在湘南和桂北,這次為了聯合作戰,李定國親帥八萬大軍前來川南,與孫可望的十二萬軍隊合成二十萬。當然這二十萬大軍中戰兵不足十萬,過半都是輔兵和民夫,但是相比於葉蘇部也是十分駭人了。

入川幾年來,葉蘇大半時間都在征戰之中。雖然向四川遷徙了許多人口,但是因為時間短暫,這些人口繁衍的並不多。許多新增人口還是幾歲的小孩子,等到他們成為合格的兵源至少還需要十年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