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基之始,一陽來複。
是為地雷複卦,乃乾坤變化之轉折點,從節氣上來說,正是冬至一陽生。二狗的築基正好從一九開始。
卦辭: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複其道,七日來複,利有攸往。爻初九:《象》曰:不遠之複,以修身也。
腎藏先天之精,先天之真精損耗的時候,水不涵木而肝氣弱,木不生火而心氣弱,火不生土則脾胃弱,脾胃弱則食欲不振,後天之氣無以煉化則肺氣衰,肺氣衰則百脈損,百脈閉而氣血衰亡。
當人體先天真炁逐漸損耗的時候,就會出現精氣不足的現象,身體會自然地做取舍,關閉一些次要的經脈。
比如一個健康的人,當先天之精逐漸被消耗後,首先從生殖係統上關閉功能,減少支出;然後就是對輸送距離較遠的腿腳節流氣血,減少負擔;然後是六根逐漸不靈,節減開支;然後是六腑出問題,吃不進飯,二便不暢;再然後是五髒衰,腎衰而發枯,肝衰而爪枯 ,心衰而容枯,脾衰而肌枯,肺衰而膚枯。最後油盡燈滅,無疾而終。
一般地,人之天年為兩個甲子。
調息之法就是從修煉後天之氣入手,增強肺功能,使得上述過程反轉,減少先天之精的支出。此階段可以用補氣的藥物增強氣血的功能。修煉初期往往會食欲大增,當心脈開解的時候,氣血循環才會進入良性階段,人的力量、氣魄明顯增強。然後待肝氣充盈方可開天目,具備內視功能,最後才是腎水充盈,天耳開通。
二狗的龜息功已大成,先天真炁在體內不斷聚積,滋養百脈。腎肝心脾肺五髒調和,炁滿上溢,先天之精日漸累積,築基過程正式開始。
自從二狗采用武火的修煉方法,得氣的速度非常快。但是這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采氣多了煉化不足,真氣在體內難以歸位,出現氣機不穩之象。因此不能一直用武火采氣,采氣後,還需要修止觀來煉化。
止觀,又稱定慧、寂照。
臨淵已經傳授二狗止觀法門,道理二狗都懂,但是做起來還是非常地難。他就像在替別人數錢,看著眼饞,就是不能據為己有。
止,說白了,就是保持靜定,用於治內心之紛亂,抑製人的淺表意識,激發人的潛意識,減少動物性神經的活動,讓植物性神經自由發揮。很多時候是人的正念不足,亂指揮,影響身體的正常功能。實際上當人的意念不要亂指揮的時候,身體自己會進入一種自我修複的最佳狀態。人的身體隻要你不幹擾它,它就是自己最好的醫生,所謂人體自有大藥。龜息法就是有些偏於止的法門。止的關鍵是你要能“放得下”。止做到極致,便可生觀。“定能生慧”就是這個道理。
可二狗越是想把心定下來,越是胡思亂想。他一開始守丹田,守著守著丹田的氣動了,他的念頭就跟著那氣動。等發現了,又趕緊回來。心裏想著下回不動了,這一想心又多了一亂,感覺亂了,又趕緊告訴自己別多想,這一告訴又多了一念。趕緊讓念想停下,結果越想越多,總是放不下。就這樣,當他想著不要想的時候,其實又多了一想,當他告訴自己要放下的時候,又多了一個放不下。最後實在止不住了,心裏歎氣,唉,想就想吧。結果卻又想不起來了,等不想的時候,人又忽然覺得困了。
丹田守不住,他又換別的試試。觀鼻、觀心、守空、念咒、念經、數佛珠、數綿羊之類的全都試了,就差木魚沒有敲了。最後幹脆守空;結果發現空也守不住,這真是想也不是,不想也不是啊。
南懷瑾先生寫過一首詩,大概描寫的就是二狗當時的那種狀態。詩雲:
秋風落葉亂為堆,
掃盡還來千百回。
一笑罷休閑處坐,
任他著地自成灰。
《經》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消除雜念達到自淨其意,就是止了。要做到這一點,最好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做到止的前提。如果心裏天天小心思很多,止就很難了,或者說,是不可能的。
其實二狗還好,他本來傻,心思單純,塵緣較少,牽掛無多。修止的條件已經很好了。又有了龜息功的基礎,初步的止觀功夫還是容易上手的。他經過幾天的習練,也慢慢地找到了一些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