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足的第三個表現就是長壽。人體壽元多少,主要就是與精有關。那些長壽的人,多數四肢溫熱,不怕冷。當然,不是上火的那種,那叫怕熱,五心煩熱。那是陰不製陽產生的虛火,跟真精產生的溫熱毛關係沒有。
精足之後,李二狗感到一股溫潤之流自從海底(會陰)沿脊髓上行,將整個脊髓填滿,又直入腦海之中。
《靈樞經·海論》講:“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穀之海……腦為髓之海”。血海是肝髒,氣海指丹田,水穀之海指胃。
精足之後,自然要存儲於精之海,精之海在髓,髓之樞在脊,其海在腦。精與髓基本上是相互依存,互為表裏的。精為裏,髓為表。精足則髓旺,精虧則髓枯。精髓一詞,就是從這裏來的。所謂填精補髓、洗經伐髓都是以精氣作為家底子來說話的。那些教人用中藥泡一下或內服一下,據說就能填精補髓、洗經伐髓的都是扯淡。
有人為了不讓精漏掉,想儲滿了以後好補腦子,於是在行房事的時候忍精不射,以為就守住精不漏,好像也是精滿不思淫的樣子。其實那是最愚蠢的做法,還不如放出來爽一下子,把那些小蝌蚪憋死在蛋蛋裏,不但不能保住精,弄不好還整出個不舉的毛病來。
健康的修煉者,正常的房事並不影響修煉。小蝌蚪該釋放釋放,這和漏精根本不是一個概念。但是,話又說回來,適當地清空庫存有利於新陳代謝,但是如果過了,老是清空庫存就會有問題了。因為生產加工小蝌蚪也是需要精作為成本的,產品生產出來老是不出庫會爛掉,但是倉庫裏天天空著,還天天要出料,自然是要抽空積蓄的。這就是漏了!
火居的道士有成就,禁欲的和尚沒功德。
那種扭曲人性的禁欲是沒有意義的。人是有情感的動物,當你還沒有修到“太上之無情”或“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境界的時候,當你還是一個“有情”的人的時候,還是要順著些人性的。
《中庸》有雲: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意思就是說:別瞎折騰,但也不要憋著,該整整。
孔子也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也就是說,你隻要能做到“不逾矩”,“從心所欲”自然是可以的。
修身遠不如修心的境界高,但是修心也要從修身開始。如果你果真能不用考慮修身也能把心修好,也未嚐不可。濟公和尚喝酒吃肉,你能說他犯戒了嗎?但是他吃了不犯戒,不等於別人吃了不犯戒。
維摩詰家財萬貫,錦衣玉食,奴婢成群。但是,他身居錦繡心無礙,足步瓊瑤意不迷。處相而不住相,對境而不生境,終得聖果成就。但這也僅僅是他累世的福報,其他人這樣做說不定就遭了惡業。
這些都是修行者的至高境界。修行者,修心為上,修身隻是修心的輔助手段。就像家長對孩子罰站,罰站不是目的,但是有時候還是需要的。那些輕視小乘從修身做起,自詡為大乘,以為參幾句話頭,打幾句機鋒就可以頓悟的,還是先洗洗睡吧。那比買彩票中頭獎的概率還要小萬億倍。
關於修身與修心的關係,筆者總結了一副對聯:不貴十年持身戒,難能一日守心齋。
不是讓人不修身,而是說能修好心的人,修身根本就不是事。如果真能修心成功,修身都是細枝末節的問題了。問題是修心要比修身難得多,很多人弄反了,以為修身太苦。若是身都修不了,還妄談修心,那不是扯淡嗎?
話說李二狗心性單純,又是童子真身,精足之後,心性愈加沉穩。修習止觀時,入定竟然水到渠成,一下子進入安靜清明的狀態。
定則成矣,慧自生發。他竟有一絲若有所悟的感覺了。
臨淵道:“恭喜小友,打通左右二脈,還精補腦成功。”
李二狗道:“何謂還精補腦?”
臨淵道:“夫精氣存養於下宮,滿則由海底緣脊溯流,上入泥丸,是名還精補腦也。”
李二狗大腦頓感一片清涼,若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一朵鮮豔的紅花開在了頂輪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