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報啦!賣報喲!三文錢一份,五文錢兩份!”
京城內,大街小巷,孩童們抱著報紙,沿街叫賣。沒多久的功夫,懷中的報紙就被人搶購一空。
“唉喲!”
一個報童不小心跌倒,還沒爬起來,先看看手中的報紙有沒有損壞。
這時,一雙大手叉住他的腋窩,把他抱了起來,平穩的放在地上:“來份報紙!”
大手的主人丟給他幾枚銅錢,順手抽了一份報紙,轉身便走。男人的身影穿過人群熙攘的街道,進入一座茶樓中。
在一位衣著講究的公子座位前,雙手將剛買到的報紙呈上:“主子,這便是近日在城內風靡的‘報紙’!”
這位公子不是別人,正是皇帝跟前的紅人,齊王趙臻。
與困於皇城,不可輕易外出的太子不同,趙臻對京城內的風吹草動尤為敏感。可近日,有人卻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搞了一個叫“報紙”的東西。
這報紙,以圖畫為主的形式,講述一些野史趣聞,甚至還有些城中富戶的緋聞,秘辛。雖然沒有指名道姓,卻又很容易讓人對號入座。
因是圖畫的形式,即便不認字的山野村夫也能讀懂。價錢也不貴,三文錢便可以擁有與那些高不可攀的文人雅士一樣的精神享受。
幾乎是一夜之間,這報紙就風靡了整個京城,甚至還傳到了周圍其他的城鎮。走親訪友,送一份報紙,竟然成了流行。
就連那茶樓說書的老人,有時也不說書了,改讀報!
繪聲繪色的將報紙上的笑話一讀,這茶樓便是笑聲不斷。
趙臻將手中的報紙隨意的翻了翻,首頁為大幅的小人兒畫,有笑話也有一則則小故事。中間是大幅密密麻麻的文字,不是什麼聖賢書,而是鬼怪誌異。
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寫得有鼻子有眼,甚至還有配圖,仿佛真實存在一般。
報紙的尾頁,是一大幅美人畫像,畫像下方是一份黃曆牌,寫著日期與禁忌。
看著這麼一份報紙,趙臻皺緊了眉頭。雖然不過兩頁紙,紙張還特別粗糙,但不妨礙這份報紙的成本已經遠遠超過了三文錢!
到底是誰,為什麼要賠本做買賣?
身為管理者,他敏銳的嗅到了一股危險的氣息。如今這報紙幾乎家喻戶曉,報紙上的內容,人們津津樂道。
若是辦這報紙的人,別有用心,在上麵寫一些煽動民意的東西,皇權不穩!
“查,到底何人所為?”
“是!”
手下抱拳行禮,抬頭間,他剛好看見那些小報童,蹦蹦跳跳的朝一個方向湧去。
“主子,您看!”
趙臻心念一動,抓起桌上的報紙便出了茶樓,遠遠的跟了上去。
跟著孩子們穿過一條條小巷,他來到城中貧民聚集的區域。在一座古舊的宅院裏,傳來了朗朗的讀書聲。
院子沒有門,也沒有看守,除了肉眼可見,曾經的荒涼,還有剛剛修葺過的痕跡。
他帶著護衛滿懷著疑惑進入,發現破敗的院子中,曾經的蕭牆被人塗成了黑色。一個男人拿著石灰做成的筆,在黑色的牆上寫了幾個簡單的字。
那些賣報的孩子蹲在地上,拿著樹枝,在沙土上照葫蘆畫瓢,跟著學。有寫得好的,便可以收獲兩塊麥芽糖。寫得不好的,也能得到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