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平(1 / 2)

天京城分內外城,內城長寬均約為10裏,外城則為內城兩倍多,長寬約為25裏,外城實為神宗朝後慢慢擴建的,到高宗朝後才有現今規模。但自仁宗朝起天京城便坐擁200萬人口,且數量還在不斷上升,就算天京城再次擴建也無法避免人口太多的問題。

於是大魏仁宗朝就出現了一個特色現象,由於城牆內區域的占地麵積不足,且大多為達官貴人或有錢的商賈所居住或占有。因此在天京城外仍有大量的住宅坊區以及少量的商業坊區,實為應對天京城內龐大的人口壓力以及不斷湧入的人口壓力。

同時由於大魏朝並沒有實施宵禁製度,或者說並沒有嚴格實施宵禁製度,眾人出入城還是很方便的,因此在天京城內外居住其實差別並不大。如果算上城外的生活區域,那天京城實際麵積可能是長寬約為45到50裏。天京城從中軸線劃分兩邊,左邊歸長安縣管轄,右邊歸萬年縣管轄,包括城外也是如此劃分,按照朱雀大街一直往前延伸。

話說十三娘子主仆二人在天京城的朱雀門出城後繼續沿著朱雀主幹道,而後不久又轉入大街道中。再走了一小段距離後,前進的小驢車便被前方的人群擋住了。隻見人群湧動,百姓不斷探高頭往裏麵瞧去,一眼望去不下七八十人,兩邊茶肆酒肆中二樓的客人也都被人群中間吸引而駐足觀望。

由於道路不通無法繼續前進,況且十三娘子的好奇心驅使,十三娘子便跳下小驢車,準備去查看一番,臨走時還不忘對著流螢說道:“流螢,你在這邊等我,看好小驢車和買的東西,我去前麵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因何把路堵住了!”

說完,不待流螢回複便快速往人群中竄去,想跟上十三娘子身邊但又怕後麵的小驢車沒人看管,留下流螢在後麵不斷喊著‘娘子’,進退兩難。瞧十三娘子這身手敏捷的,要不是她穿著齊胸襦裙,臉上畫著略微精致的妝容,還會誤以為是個小郎君呢!

看著十三娘子的身影快速淹沒在人群中,流螢隻能留在原地幹著急,最後隻能無奈地朝著人群大喊幾聲:“娘子您小心點...娘子您...”隻見人群中一隻像是十三娘子的柔荑舉起左右擺動,仿佛回應流螢的擔憂。

話說回這頭,君曦毓不懼萬難,不斷在人群中穿梭,最終擠進了人群的最前方。此刻隻見一名乞兒和一名包子鋪的小廝在不斷拉扯著,乞兒一隻手不斷想掙脫對方的拉扯,另一隻手護著手中的東西,且畏畏縮縮地哭泣說道:“對不起...對不起!我需要這些吃食,求求你放過我!我阿弟實在是太餓了,他再不吃東西,會餓死的。求求你...”乞丐說著說著便直接跪在地上磕起頭來。

君曦毓朝乞丐望去,雖然周身破破爛爛,滿臉汙垢,但能從眉宇之間能認出是女兒身。再綜合她的聲音與姿態,君曦毓便已經確認八九成了。於是感歎起世道的艱辛,能幫就幫,由於她並沒有了解事情緣由,因此也先不做任何決策和幫助。

“你就別想逃走了,掌櫃的已經讓小廝報官去了。我這幾日就是納悶為何每天包子都少那麼多,原來是你們給我偷了。”一名體型健碩女子站在一旁氣高誌昂地厲聲說道。

“沒有...沒有...我隻是今日拿了幾個包子,其餘不是我拿的,不是我...”女乞兒哭著不斷說道。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時,君曦毓在一旁默默聽著。片刻後,在聽到了眾人的議論後,她便了解了這事情的原委。近年來因為南方大旱和地龍翻身相繼發生,天災接連不斷,導致太多人無家可歸,於是往北走饑荒逃難尋找生機。而這女乞丐一家是其中逃荒人員之一,據說其父在逃難途中就已離世,現今隻剩下母親和她姐弟在世上苟活。然而她的母親也在前幾天因病支撐不住也死去了,她母親還因身無分文差點曝屍荒野,周遭好心人看不下去便集體出資幫她把母親草草安葬。

正在這時,在君曦毓旁邊不遠處,有兩位郎君也擠了進來,如果細心望去,兩人雖然穿著簡約,但一眼便能看出他們的氣度不凡,尤其是較為年輕的郎君。而且也能從二人姿態中看出,這二人應是主從或主仆關係,後者落後前者半步跟隨在後,且語氣中帶有恭敬。後麵中年郎君看了看四周還在不斷聚集的人群,捂嘴在前者耳邊喃喃細語道:“指揮,是不是需要插手驅趕一下?雖是在城外,但百姓還在聚集,如此規模恐發生亂子。”接著望著前方的女乞兒,感慨說道:“哎!這小孩也是可憐,這事兒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