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六天,七月初七,驕陽似火的天氣,皇後阿魯特氏生辰千秋宴將至,內務府與禮部等眾人籌備一月餘。
然皇後一道懿旨取消慶賀之儀,將銀兩作為軍餉用。
儲秀宮上下備齊延宴,晨起,一身明黃色丹鳳朝陽旗裝,赤金點綴鳳凰花鈕子,耳髻兩邊簪著絹花,額間一朵木蘭花點綴,明黃色繡著鳳棲梧桐的鳳鞋墜著紅寶石珠子。這打扮下來,花了少許時辰。連自己都被驚到了。
春靈、夏荷、碧雲、碧畫,皆是忙前忙後的。
居坐已正廳正坐上,春靈借奉盞之際,低語著道:“主子,福晉已經進宮了。” 春靈此時說此話,寶音自然知道是何意,前些時日,就得到消息是說安親王福晉攜幼子側福晉回京,有兩年了,心中不禁感歎起來。
屋子外,傳來太監之聲“欣妃娘娘到,大公主到。二公主到”
夏荷、碧雲、碧畫以及宮女站立在兩邊,一身橘色繡著花鳥紋樣的欣妃帶著倆孩子走了進來,臻榮、紋筠均是一番好打扮,小旗裝穿著也合身,隻不過紋筠梳的小旗頭散著小辮子而已,至正廳,望著正座上的寶音,行禮道:“臣妾(兒臣)恭祝皇後娘娘(皇額娘)千秋萬壽,福氣綿長。”
寶音仔細的瞧著,亦是心喜,速道:“都起磕吧,” 對夏荷道:“奉茶”
芳琴起身後扶起身後兩個孩子,一同坐下,夏荷領著宮女們奉上茶水和玫瑰露,便自覺的退下,芳琴吃著茶,看著旁邊的臻榮和紋筠那開心的笑容,臻榮放下小勺子,便扯了扯紋筠的衣袖,挑了下眉,紋筠頓時明白過來,輕搖漫步的走了出去,然後風一樣的走了進來,雙手捧著類似繡娟一樣的東西,臻榮這才起身,與紋筠兩個將卷軸打來道:“今,乃皇額娘千秋,眾兄弟姊妹中,兒臣居長,自然當有長姐風範,幼成庭訓。自孝禮於前,此卷乃二妹親筆書寫百壽字,由兒臣親手繡製,賀皇額娘萬壽千秋,福山壽海”
春靈與芳琴一左一右的扶著寶音,看著絹帛上百壽字而成的繡圖,摸著摸兩個孩子的額角。
屋裏一抹笑意連連,又吩咐春靈將絹帛收下。正要說話時,外麵傳來一聲“瑜妃娘娘到。宣妃娘娘到,”
攆轎停下從上麵先後下來兩個人,皆是一身宮裝常服,相攜步入儲秀宮。一同步入正殿裏,身後跟著善婭和阿日善,手中帶著賀禮而來。
玉瑩和雅若相攜步入正殿,與正坐上的寶音行禮道:“臣妾給皇後娘娘請安,恭祝皇後千秋。”
寶音居坐正坐上受禮 然後有瞧見她們身後的侍女玉明多蘭將賀禮轉交給春靈,夏荷,後道:“不過是個小生辰而已,坐吧!”
玉瑩和雅若相視一笑,坐下後,玉瑩端著茶盞道:“瞧主子娘娘這話說的,再小的生辰,臣妾們也是要來的,後宮有您,是臣妾等的福氣。”
雅若專心的看著紋筠一口一口的吃著奶烏和蒙古小吃食,對寶音道:“看來二格格將來是要歸博爾濟吉特家族的王妃,如此喜歡蒙古小吃。”
就連身邊的芳琴也不禁一笑著,瞧著紋筠吃東西的模樣,道:“宣妃妹妹送來的著些吃食,倒是挺投筠兒那孩子的胃口的,隻是這怕是要把她嘴養刁了。”
雅若見此言,微微一笑置之。就在此時,翊坤宮大宮女跟在小林子的後麵進來,紅凝見狀先福了福身,對寶音道:“皇後娘娘,我家主子今日便不來跟您請安了,太醫院方才請平安脈,說我家主子有身孕三個月,皇上亦在翊坤宮與主子用膳著。命奴婢送來賀禮以及告罪,奴婢告退。”
寶音擺了擺手讓她退下,紅凝便離開了,芳琴、玉瑩那似墨色雙眼愣神了,雅若識趣的帶著紋筠與臻榮去了偏殿。眾人都退了出去。
玉瑩從她誕下雙生子時,她就知道她此生的命,也知道芳琴的恨意,便對芳琴道:“欣妃姐姐,知道你心裏不好受,妹妹也是如此,可如今,翊坤宮有喜,咱們按規矩該去恭賀才是,她畢竟位份在那兒放著的,隻是你記住妹妹的話‘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皇上不會讓齊佳氏一族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