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懂那麼多的彎彎繞繞,誰讓他們過得好,誰就是他們心裏的神。
有些家有餘財的人,想為黃道婆建一個生詞,此話一出,響應者不少。大家都聚在一起商量,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很快就定了一個章程出來。
【在清朝這個極度扭曲的社會,有一位女子綻放了屬於她的光彩。
那個時候,西方的科技呈井噴式發展,他們把目光放在了地球之外。
西方人已經明白了星球運動的軌跡,他們早就知道了我們生活的星球到底是什麼形狀。
在地球的另一端,江寧府的一個女孩出生了。她叫王貞儀。
王家是個典型的書香門第,王貞儀的長輩也都是能人,她祖父是個通才,雖說不是絕頂的天才,但他通醫學、天文、算數、文學等。
她從小跟著祖父生活,小小的王貞儀跟著祖父學了不少知識,基本上繼承了祖父的所有學問。
祖父死在了關外,十一歲的王貞儀和祖母、父親等人去關外奔喪,這一路的見識也是十分寶貴的資產。
之後,她跟著家裏人去過北京、陝西、廣東等等,幾乎算是跑遍了大半個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她學過騎射,水平還可以,稱得上文武雙全。但在這麼多學問中,她最癡迷的還是數學。
數學是科學之始,可以說,沒有數學就沒有科技。】
明朝
王夫子是學院的一個普通教書匠,他這一輩子隻得個小功名,便在科舉上沒能寸進。
他天生對四書五經不太感冒,隻喜歡算學,可算學終歸是小道,雖說科舉也考,但實在隻有一點點,單純精通算學,基本對科舉沒啥幫助。
隻能說,幸虧科舉考,他還能靠著本事找個飯碗。
他在學院能有點錢財,但一輩子也就這樣了,壓根不可能像那些教經史子集的夫子一樣。
本來他也認命了,可一句“數學是科學之始”,讓他重新有了希望。
他相信,有了天幕,數學總歸會成為學問的主流,而這一天,絕對不會太晚。
事實上,唐曉已經將新的功能完善的差不多了,新功能一上線,各個朝代都會獲得不少東西。
從種子的培育到科技的發展;從百姓的識字率到學堂的改革;從社會的製度到各行各業的新技術,等等。
各朝各代馬上就會迎來一場蛻變。
【王貞儀的數學水平很不錯,她加入了安徽的數學學派,學習了中西方的算學。
除了數學,她對天文學也有濃厚的興趣,研究天文學,需要實驗,可沒有工具怎麼辦?
王貞儀的答案是,自己做。
為了研究月食的原理,她把自己關在房中,燈被掛在房梁上,成了一個小太陽,倒了的桌子就是地球,王貞儀本人拿著小鏡子充當月球。
就在什麼都沒有的條件下,她研究明白了月食的原理,還寫了一本《月食解》。
可惜的是,如此聰慧的女子死在了二十九歲那一年。
她這一輩子,寫了不少著作,有六十多卷,有天文學方麵的,也有數學方麵的,還有詩集,真可謂全才。】
清朝
王家人對於王貞儀的成就自然是自豪的,可他們沒有一個感到高興。貞儀壽數不長,這讓王家有些愁雲慘淡。
王貞儀看著母親一臉憂慮,趕緊上前勸慰。
“母親不必憂心,現在離二十九歲還早,如今有天幕現世,以後的未來沒人能說清,唐曉說的隻是曆史,可這些事對她來說是曆史,對我們來說,卻是未來,是未來,那就可以改變!”
看著女兒堅定的小臉,王母慢慢放下了憂慮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