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擴展
雖然全市的農業生產現場會又推遲了幾天,不過最後還成功召開。因為開始出了通知,後麵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召開會議已經被大家習慣性接受。開始大家會牢騷一陣,個別的還會罵上幾句。無論什麼事多了就成了習慣,習慣了當然就不會有人牢騷、罵街了,否則你還不得因為牢騷、罵街累死。現在是無論什麼通知,超過三天以上的基本當不知道,因為變化取消的可能性極大。
但有的事你不能當不知道,因為你不及時準備就來不及。你隻能這樣調整心態,當要來作準備,泰然接受不來的習慣。由此可見基層幹部內心還是挺強大的,極具包容性和容錯性。其實是不接受也沒有辦法!
這次參會的人員很多,幾乎全市所有涉農部門和劃入園區的鄉鎮都參加了。200多人站在洪恩寺村一個小山坡上,這個位置選的非常好,無論從哪個方向望過去,都是種的非常整齊小菜苗。像一個個充滿生機的小戰士。站在上麵看上去都一樣的苗子,因為白菜、花菜、油菜苗子時看上去都差不多。這次負責介紹的是縣農工委主任,從全縣角度介紹了山水縣的農業發展,又著重介紹了這個園區的產生,發展和未來展望。整個過程進行非常順利,最後輪到肖副市長講話。全體都很緊張,人的名樹立影,都擔心這位大佬發飆。但這次卻沒有,隻見肖副市長用手一指道:“可是可以,就是太小了,朝那個方向再擴大5000畝,達到10000畝。從明年起每個縣每年召一次這樣的現場會,輪流來。但你們別年拿同一個地方來唬弄我”。所有人都頓感巨大壓力,因為這話不僅指山水縣,而是涉及全市所有區縣。所有人也清楚他不是說說就完了,而是真會這麼去做。
他手指的方向,涉及鳳陽鄉三個村,即雨台村、長坡村、大屋村,大約2000畝。領導一句嘴下麵路斷腿。如果是為民的正事,其實讓人跑跑腿也是應該的。但很多時候這種跑可能隻是鍛煉了基層幹部們的身體,沒一點意義。當然意義這種高深的東西基層常常是難以明白的。這種評比式的推動工作方式確實是很有效果的,常引得下麵你追我趕。隻是很多時候一不小心就追過了,追到死胡同還一去不回頭。你除田坎上的草,我把田坎刨光,你刨光田坎,我在田坎上貼磚,你貼磚,我在磚縫裏種糧食。而中央大麵積的正主,卻常因為找不到業主成為空地。隻有在檢查前,政府出錢來除草、翻耕、開溝、打窩、買苗種菜。因為無人管理等不到成年就會夭折,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收獲,偶爾有頑強者生存了下來,收的費用已遠超賣出的價錢。所以經常隻能送給附近的村民,還可以節約一點清理費用。不過也留下一個隱患,讓村民覺得地裏的東西就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