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堵路
主持人:“大家可以去這個養殖場看看,諾大的養殖場沒有一點汙水、糞便排出來,更是沒有什麼臭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並非讓大家要照搬照抄,而是應該學習他們的環保理念”。接下來的視頻是一個農貿市場,主要反映了整個市場的髒亂差和亂收費問題。主持人對其餘三人道:“說說你們各自的職責和幹了什麼”。主持人這話一出再也沒有了說話的機會,因為三人就在台上相互推諉起來。引經據典或背文件條款各顯其能,三個局長把自己的文采發揮到了極致,正常人都覺得應該與他們有關係,一個說自己隻負責辦證,一個說自己隻負責外圍秩序,一個說隻負責監督,反正與髒亂差和亂收費都沒有關係。別看他們平時很怕領導,在推卸責任時卻是勇氣十足。這三人是一個縣的,都與市場管理密切相關,但聽了他們的話你會覺得真與他們毫無關係,到底該誰管成了一個永遠無法解開的謎。黃斌看他們越說越激動,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想起了平時他們手下的人推卸責任的種種情形,場麵是多麼地相似。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推諉後他們最後還是達成了一致意見,那就找到了一條三人共同認可的真理,就是屬地責任,就是鄉鎮的責任。三人由原來的緊張激動一下變得輕鬆起來,場麵也從戰火紛飛變成得如沐春風。屬地責任功能還真是強!如大海般容納萬物也包治百病。黃斌以為這段不會上電視,可後來才知道還真是直播,讓全市人民欣賞了一場精彩辯論會。
不過後來不久三個局長被宣布撤職,那個鎮長也被停職。當時台上五人隻有黃斌沒有受到處分。
後來來鳳陽鄉參觀學習的還真挺多,甚至有業主自己過來悄悄學習的。但在鄉鎮這種拋頭露臉的機會並不多,更多的各種麻煩要處理。這不,因為修山武路要使用液壓震動機。震動不幾天,就有很多周邊的群眾跑到黃斌這裏來反映,說自家的房屋因為震動出現了裂縫或垮塌。
黃斌帶著人逐戶進行了察看,說垮塌的是使用誇張手法,並沒有見到。出現裂縫和掉落瓦片的現象黃斌見到了一些。但裂縫很難分清是原來就有還是因為振動才出現的。瓦片掉落倒是簡單,不管是不是因為振動掉落的,讓施工方安排人修撿一下還是不難。黃斌把施工方負責人找了過來,說明了情況。施工方拿出了液壓振動機的技術說明書,說明書中確實說了其振動對房屋不會造成傷害。他們使用液壓機的時間一般選擇在晚上八點到十點,因為這段時間路上車輛相對較少。黃斌特意留下來感受一下這個振動,確實有較強震感,但說振塌房屋可能性還是很小。但群眾反映的人越來越多,已經由找政府發展到圍堵施工方。黃斌找了幾個群眾代表和施工方組織召開了一個協調會,代表會上除了原來提到問題,還提出一個新問題。就是因為路麵的升高,導致很多家庭進出不方便。最後施工方答應修撿有掉落瓦片的房屋,也會專門為各家修好進出道路,甚至同意幫一些戶重修門前院壩,雖沒有完全讓他們滿意,但沒有再出現攔堵施工方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