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辦證
這天黃斌正在辦公室補筆記,要求要達到一萬字,還要寫心得體會。這時突然聽到便民中心傳來吵鬧聲,其實這樣的吵鬧隔段時間就會發生。主要是前來辦事的群眾與鄉上辦業務的人員發生爭吵。原因各種各樣,但主要是群眾嫌辦理人員態度不好,認為他們是有意刁難。態度不好很多時候是,但有意調難不會。其實天天麵對這些話多記憶力差的老年人,很難做到優雅從容時刻保持麵帶微笑。這次吵的比較厲害,黃斌趕了下去,發現是計生辦的呂豔麗和一個老人在爭吵。聽了一會黃斌明白了事情的經過,老人是來給兒子辦獨生子女證,是兒子讓她來幫忙的,辦好了郵過去,兒子交到打工的公司每月可以多100元。老人已經跑了好幾次了,可是不是少了證明就是少了照片。這次當呂豔告訴她說少了出生證明時,老人開始說忘了下次帶來,這次你先辦了。呂豔麗當然不會同意,說還要複印存檔。老人覺得呂豔麗是故意刁難,說那東西你明明以前見到過,又不是假的,就罵起人來。呂豔麗可能昨天晚上遇到老公又說累了,沒有交公糧她心情也不好,就和老人對罵起來。爭吵在大家的勸說雖很停止,但卻讓黃斌思考一個問題。怎麼減少這種衝突,事實上原來更隨意,矛盾也更多,現在是一次出示需要的資料提示。黃斌覺得這種類似的事情缺少一種規範的程序。大家辦事全是憑自己的經驗和心情,比如一個老師遇到一個學生肚子疼,年長的老教師見的多了處變不驚道:“爬桌子睡一會吧”,剛上班的年青老師可能沒有遇到過趕快給領導打電話彙報,也可打給校長也可能打給教務主任全看他和誰更熟悉。已經有幾年經驗的可能直接打電話給學生父母讓來學校接走。聽說還有新來的老師打電話問媽媽的。又比如前段時間黃斌遇到的死屍事件,不同的人可能處理完全不同。其實應該對各崗位可能遇到的情況明確一個規範性操作,上崗之前就應該進行一次培訓,合格才能上崗。而不參加那種講政治講奉獻的理論培訓。隻要大家按這個程序辦,就會少很多爭吵,真出現什麼意外,隻要大家按程序辦了,也就不會非要找一個人來承擔責任。鄉鎮辦業務的人員也隻需要按程序辦理,該說什麼話,該提供什麼提示,不需要擔心自己是否保持微笑,因為一直保持微笑也挺累的。辦事的人也隻需要關心對方該該的說了沒有該提供提供沒有,不需要去關心他的臉色,他笑他哭都不是因為你,所以不必去關心。他哪怕在哭,該說的沒說,該做的沒做,你一樣可以按程序舉報他。這方麵應該大膽學習。雖說我們更習慣於經驗,炒菜不是油多少鹽多少,全是憑感覺。感覺卻是一種不可靠的東西,同樣的食譜,不同人炒出來的味道完全不同。有章有程可依還是比經驗更可靠。但這不過是黃斌自己的想法,從來沒有機會去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