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在想什麼?”張信輕聲問郭子儀。
“我在想象著打勝仗後,如何寫信向爹娘彙報打仗立功的情況。”郭子儀有些激動地說。
“哈哈,大哥你想得可美!你就沒想到被打死在燕山腳下,或者被打得半死,躺在灤河岸上呻吟嗎?”王奇湊過來笑著說。
“唉,這怎麼沒想到,打仗嘛難免會死人。如果,我被打得半死,躺在灤河邊呻吟的話,我就幹脆拔出我的龍泉寶劍,一死報國!”
薛訥率領這支兩萬多人的征討大軍出並州至定州,經雄武軍往東北行軍一百多裏到鹽城守捉;大軍再經過幾天的轉輾跋涉,終於在日落之前到達了灤河。
士兵們一聽到了解散令,馬上爭先恐後跑到河邊飲水或者飲馬。到處歡聲笑語,戰馬引鬃長嘶。薛訥見狀馬上傳令各部隊派出衛兵警戒,一部分人飲水休息,一部分人手執武器以待命。
太陽下了山,周圍莽莽蠶蒼蒼的燕山山脈上還剩下一抹斜陽,岩石上下的縫隙裏,到處長滿枝椏彎曲的野生雜木,看起來極像巨人身上長的粗毛一樣。蒼茫的暮色抹起了向晚的陰影,使人聯想到那些埋伏在木叢裏的陰深可怖的契丹伏兵。灤河的流水流到這裏便變得緩慢起來。其河床寬淺,河邊的樹木歪歪的,梢頭掛著些金光,那澄清的河水泛起花紋般的微波。一群群的小魚兒,來來往往穿梭般的遊逛。
這使薛訥又傳令三軍將士就地休息,埋鍋造飯,將士們要身不卸鎧甲,手不離刀槍,呆到半夜再過河。薛老將軍也害怕周圍埋伏有契丹的軍隊,才想出了這一招。
到了半夜醜時正,傳令兵傳令全軍動身馬上過河。薛訥命令杜賓客和吳亮帶領一團越騎兵先過河,然後兩團步兵、步射兵提著盾牌過去。看著先頭部隊己經過了對岸,薛訥便與王海賓等將領騎馬過河。牙兵隊組簇擁著,後麵飄揚著一麵大旗,上書:隸體“薛”字。郭子儀、王訓、張信、王奇都跟著隊伍涉水過河。
中軍剛過到河中心,對岸黑黝黝的燕山上,突然響起了“嘟嘟”的號角聲,山上亮起了無數的火把。
“不好了,中了埋伏!”薛訥心裏一收搐,想馬上命令部隊往後撤,可是,河裏的士兵己經亂了起來,旗幟東歪西倒,馬匹哀鳴。有些士兵渾身發抖如篩糠。
這時,郭子儀叫住了張信和王奇:“兄弟不要驚慌,提起盾牌,圍在老將軍的身邊!”王訓等人都在薛訥旁邊圍成了一個圓圈,外麵是步兵、長矛手,都拿起了盾牌。
“不要驚慌,保持陣容,有亂跑、亂叫者立斬無赦!”王海賓厲聲叫道。
過了對岸的唐軍也穩住了陣腳,杜賓客一邊從容指揮著部隊,一邊注意著山上的情況。
這時,山上又響起了號角聲,突然“嗖”,“嗖”的,從山上射下了許多箭鏃.
“哎呀”,“不好了,我中箭了!”唐軍中有人哀叫起來。
薛訥還是不停地指揮牙兵趕快淌過河,不然就會全部死在河裏。郭子儀等舉起盾牌擋住飛來的亂箭,準備淌水過去。
“趕快衝過去!”薛訥雙手舞動鋼槍把飛來的羽箭打下,然後策馬奔跑,身後濺起許多浪花。郭子儀、王訓等也在前麵躍馬過河。“嘩”,“嘩”……河麵濺起無數的浪花。不久,箭雨終於停了,但是不少士兵的戰馬陷進了泥淖之中,不能自拔。
牙兵隊終於過到了河對岸。薛訥命令各團、各旅清點人數,傷亡多的團隊便由幾個團重新組合。然後,他叫杜賓客按步兵、弓弩手、長矛手、越騎等兵種迅速列好陣形。
這時,已是淩晨寅時。薛訥叫傳令兵用號角指示後衛部隊迅速過河。可是崔宣道和李思敬害怕在河中,挨契丹軍隊的襲擊,所以拖延時間,遲遲不指揮軍隊過河。
突然後軍後麵的山頭響起了號角聲,到處點燃了火把。後軍軍心大亂,到處人叫馬嘶,亂成了一鍋粥。山上埋伏的是奚的軍隊。他們萬箭齊發,如雨點般射向唐軍隊伍中,中箭的人叫爹喊娘。崔道宣和李思敬想製止士兵們後退,可是像潮水般湧回去,擋也擋不住。
“哎呀,我們中了埋伏!”薛訥看著對岸亂作一團的後軍長歎了一聲。
“老將軍怎麼辦?”杜賓客拍馬跑過來問道。
“排好隊形,準備往上衝!”薛訥大聲對將領們說,“老夫自幼隨父從軍,身經百戰,想不到竟栽在這裏!”他猛然抽出腰間寶劍大聲地說:“老夫今天準備以一死,來報答皇上的隆恩!如果老夫被打成了重傷不能自裁的話,諸位都有權為老夫補上一劍,以成全老夫的忠義!”眾將領聽了後都流出了眼淚。
這時,東方亮出了魚肚白,群山隱約可見。突然北麵山上響起了三通震天的號炮,接著東西南三麵都響起了號角聲。聽到這些低沉的號聲,唐軍的許多士兵都渾身發抖。
說時遲,那時快,在北麵的山崗上衝出了許多騎兵,刹時間漫山遍野都是。他們高舉契丹旗幟,身著胡服,挺矛揮刀衝了下來。
借著朝陽的幾縷霞光,郭子儀看見其它三個方麵也湧出了許多騎兵。
“舉起武器,準備戰鬥!”薛訥鎮定地發出了命令。
這時,唐軍的陣中也擂響了戰鼓,將士們嚴陣以待。
北山上衝下一彪兵馬,一麵帥旗高高地飄揚,其它的旗幟上書著大大的隸書“李”字。帥旗下二三十個將校簇擁著契丹的首領李失活。他身高體胖,頭戴衝天冠,長著一張紅彤彤的圓臉,眯眼睛,大鼻子,厚嘴唇,滿嘴的絡腮胡子,身穿紫色蜀錦胡服,足登軟底皮靴,騎一匹火龍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