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膠東屋脊的山城棲霞與梨城萊陽的交界處,有一個隻有四、五十戶人家的小山村,名叫於家溝。
於家溝坐落在高聳入雲的方山南邊六公裏處,這裏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是一塊風水寶地。村莊身後是怪石嶙峋、鬆柏蒼翠、茅草悠悠蔥蔥的高頂山;村前一條清水潺潺、彎彎曲曲的小河,名叫小龍河。小龍河像盤龍一樣繞村而過,九曲十八彎,溪水清澈見底,發出叮咚叮咚的響聲,日夜不停地奔向遠方,流入大海。
提起那身後的高頂山和村前的小龍河,這裏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神話傳說。
相傳,當年孫大聖嫌弼馬溫官職太小,認為玉帝是瞧不起他、有意耍弄他,又因王母娘娘的蟠桃壽宴沒有請到他,一怒之下,闖入天庭,砸了金鑾殿,大鬧了天宮,並偷吃了王母娘娘千年一熟的仙桃和太上老君的長生不老仙丹,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裏,逃下凡間,回到了他的花果山水簾洞,坐山為王起來。
玉帝急派他的外甥楊二郎領著天狗、地狗,拿著尚方寶劍,帶了二十八宿、九級行宮和無數的天兵天將,浩浩蕩蕩,前來懲治妖猴,並捉拿天庭歸案。
東海老龍王因孫大聖私闖龍宮借寶,強行奪走了他的龍宮國寶擎天柱,成了孫大聖的說大就大、說小就小的隨身得力武器——金箍棒,一直耿耿於懷。這次,他看到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準備趁這次戰亂助楊二郎一臂之力,奪回他的擎天柱。
老龍王叫來他的三個兒子說:“你們三個當中有誰願出征花果山,協助天兵天將殺死那個該千刀萬剮的妖猴,奪回為父的龍宮國寶,我就立誰為太子,就將龍椅交給誰。”
“父皇!孩兒願意出征前往。”三太子小白龍信心十足,第一個跳出來。
“那你帶上我的全部蝦兵蟹將,速戰速決速回。隻要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將國寶奪回,你便是有功之臣,龍位就是你的了。”老龍王有點得意忘形。
花果山上,旌旗招展,號角齊鳴,戰鼓震天。眾天兵天將弄槍板斧,狐假虎威,且戰且喊:“殺!殺——殺……”孫大聖手下的猴子們也不甘示弱,士氣高漲,大聲喊叫:“嗷嘔!嗷嘔——嗷嘔……”,揮舞著棍棒在和對方浴血奮戰。短兵相接,肉搏混戰。花果山內外血流成河,屍骨如山,直打得沙石翻滾、塵土滿天。
楊二郎與孫大聖從早晨打到傍晚,從花果山打到這膠東半島,幾百個回合也難分勝負。二人戰到夜半時分,各自都喘息不已,筋疲力盡。眾天兵天將,還有那些蝦蟹嘍囉,也都累得東倒西歪,躺在地上不能動彈。
小白龍見孫大聖坐在地上不能再戰,便來了個先下手為強,張開血盆龍嘴就咬,想把孫大聖一口吞掉。哪知孫大聖早已識破小白龍的伎倆,一個鯉魚打挺,從耳朵裏挖出金箍棒變大,照著小白龍當頭就是狠狠的一棒。
“哎喲,我的媽呀!”小白龍隻覺得天旋地轉,腦袋嗡的一聲像裂開一般疼痛。一聲慘叫,不敢戀戰,來了個金蟬脫殼,化作一團煙霧逃回龍宮。小白龍脫下的龍身逐年演變,成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人們便叫它小龍河。
楊二郎見小白龍已敗下陣脫逃,忙命他的天狗、地狗上前便咬。哪知孫大聖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裏煉出了火眼金睛,眼尖手快,掄起金箍棒狠狠地朝地狗打去。地狗躲閃不及,當即腦袋開花斃命。
這時,楊二郎怒火中燒,使出渾身解數要戰敗孫大聖。他覺得在交戰時有泥土灌進了鞋裏,便脫下一隻往外一倒,並口念一聲符語:“長!長!長!”
楊二郎鞋裏的一小堆泥土立時變、變、變,一眨眼工夫,變成一座大山,把孫大聖壓在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