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娘親奢望娶俊媳 養女報恩嫁憨哥(1 / 3)

於家溝的村西頭住著一個姓劉的年輕寡婦,娘家姓王,名叫文嬌。

王文嬌三十多歲,細高個,身體均勻,白白淨淨,瀑布般的黑發總愛披在肩後,彎彎的眉毛下麵,一雙迷人的葡萄大眼撲閃撲閃,時時向人發送著秋波;白裏透紅、紅裏透白的兩個臉腮時隱時現一對小酒窩;從那櫻桃小嘴裏露出兩排潔白如玉的整齊牙齒,一笑真像那剛綻開了的一朵白牡丹花,要多好看有多好看。說話清脆響亮,如蜜甘甜,娓娓動聽,好像唱歌一般。任何一個男人見了,都會怦然心動,都誇她是天下一流的俊婆娘。人們不叫她的名字,都親熱地喊她“白牡丹”。

白牡丹以前嫁過的男人,姓劉,在他兄弟中排行第四,因此,爹娘便給他取名叫劉老四。生下劉老四後,前麵的三個哥哥患病便重,慢慢都不治而死。爹娘找過算命先生,當問過孩子的生辰八字,又看了老四的手相,算命先生忙帶上他的金絲眼鏡,眯起那剛閃縫的綠豆小眼,又是看他那已發了黃的周易算命書,又是掐他那瘦骨如柴的手指頭,嘴裏還不住的子鼠、醜牛、寅虎卯兔地念叨著,然後把那葫蘆似的光頭搖得像貨郎鼓似的說:

“這孩子前世造了孽,火旺水少命太硬,一生管著克兄弟,曇花一現不沾人,命裏注定他自己。”

劉老四弓腿駝背、跛腳彎腰,相貌醜陋、傻腦憨頭,叫人一看,就知是一個不頂梁不頂柱的熊男人。劉老四和白牡丹站在一起,不知底細的人,誰也不會相信這就是一對夫妻。白牡丹也知道與劉老四相配是太委屈了自己。用她自己的話說,“俺這是天仙女嫁給了豬八戒,俺這是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

劉老四得了天大的便宜,還會賣乖。他跟她開玩笑說:“越是插在牛屎上,花就越長,你這朵白牡丹就越好看,味道就越香。要是你不和嫦娥一樣漂亮,我劉老四還不想要你呢!”

白牡丹究竟為什麼嫁給了劉老四?什麼原因使二人促成了夫妻?這還得從頭說起。

那是清朝道光年間,在山東惠民一帶,發生了水災、風災,老天爺不睜眼,一連下了七天七夜大雨,又刮起了鋪天蓋地的十二級台風。黃河流域大決口,洶湧澎湃的洪水就象那發了怒的獅子,沿著村莊、繞著田野,橫衝豎撞、直瀉而下。無情的洪水把莊稼淹沒了,絕意的颶風把屋頂刮跑了。水還沒消,風還沒停,接著,可怕的“霍亂”又來了。據說,上午抬著別人的屍體去葬,下午就患瘟疫,被別人扛到墳崗來埋。一個村莊僥幸能活下來的人寥寥無幾。真是暴屍遍野,村空人絕。

那時,王文嬌的娘已身染疾病,家裏吃的又斷了頓,便撇下丈夫和在繈褓裏的孩子,匆匆歸西去了。為躲避這場百年不遇的天災人禍,王文嬌的爹用籮筐挑著兩個已經餓成皮包骨頭的弟弟,手裏領著隻有七歲的小文嬌,一路逃荒要飯,輾轉來到了於家溝。

劉老四的爹是個勤勞能幹的莊稼把式,家裏種了十幾畝地,加上肯幹能出力,年年收成好。雖然遇上了災荒歉收,但家裏還是有點陳糧、餘錢,日子還能維持過下去。

文嬌爹討飯要到了劉老四的家門上。老四娘是個軟心腸的人,見已是數九嚴冬了,小姑娘還穿著燈籠單褲,赤著光腳丫;又看籮筐裏的兩個孩子餓得瘦骨如柴,已經氣息奄奄,忙回家從缸裏挖出一瓢苞米麵、一瓢白麵讓文嬌爹帶上。並連夜烀了一鍋餅子,讓全家人吃了一頓飽飯。又挽留爺四個再多住幾天。文嬌爹見遇上了菩薩心腸的好心人,便拉著小文嬌撲通一聲跪在劉老四的爹娘麵前,痛哭流涕地哀求說:

“大兄弟、大妹子,我看你們家也沒有女兒,你們就行行好,救救孩子的命,收下這個可憐的孩子吧!”

“這……這哪成呢……”老四娘一時不知所措,她一輩子生的孩子不少,卻隻活了老四自己,而且還是個弱癡兒。她做夢都想再有一個貼心的女兒。今天見有人把夢寐以求的孩子自動送來,甭提有多高興、多開心了。

又見小姑娘雖然瘦了點、穿戴襤褸了點,但小模樣可長得俊俏極了。便滿臉帶笑,滿意地點了點頭。

“快,快叫娘、快叫爹……”文嬌爹見老四娘點頭應允了,忙拉住女兒已經凍僵了的小手,催促說:“快給你爹娘磕頭……”

小文嬌出於害羞,又見麵前站著的是生人,便掙脫開爹的手躲在了他的身後,哇的一聲哭了。

文嬌爹被孩子一哭也一陣心酸,他用滿是老繭的手拭了拭已流出的老淚,忙又彎下腰,抱起已經哭成淚人似的小文嬌,連哄帶勸地說:“我的乖!我的好孩子!不是爹不要你,不是爹不疼你,是爹沒能耐,是爹養活不起你們呀!我給你尋了個好人家去享福,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呀!剩下你兩個弟弟還不夠我受的、不夠我拉扯的嗎?乖!你聽話,我的好閨女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