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數載過去,狄爺年已四十八,狄青年方七歲,小姐金鸞年已十六。
這一日狄廣對夫人說:““女兒年已長成,前幾年已許給張參將之子,我年將五十,來日不多,意欲送女兒完婚,也了卻心頭大事。”
孟夫人說:“老爺之言不差。男大須婚,女大須嫁,這是不移之理。所恨前時小姑年長,尚未許字,被招入宮,可憐慘死。現在我的女兒,不能再誤了。”
於是具柬通知張家。
這張參將名張虎,做本省官,為人正直,與他人很少來往。數年前夫婦兩前後逝世,
遺下一子張文。張文自父母棄世後,得蔭襲當上了守備武職官,年方二十歲。這日接得狄爺書信,他思量已經父母去世,又無弟兄叔伯,自己一人十分孤苦,應該承命完婚,好有個內助,維持家業。於是滿口答應,擇良辰吉日,娶了狄小姐。
張文與金鸞二人年少,小姐既賢慧又和順,夫妻自是恩愛。而且張文家與狄府同縣,時常來探望嶽父母,那時狄青已經八歲,與姐夫甚是投緣,言談極其和諧。張文見小舅雖然年少,生得儀表堂堂,氣概與眾不同,必不在於人下,甚是喜歡。他哪知狄青乃武曲下凡。
一日狄爺早起,打了個寒噤,忽覺得身子欠安,渾身酸脹,已染疾病。母子驚慌,找醫調治,醫生皆說是不治之症。這天,張文夫婦同到狄府,看見狄爺奄奄一息,料想父親此病不起,母子四人暗暗垂淚,不敢高聲哭泣。
姐姐暗對弟弟含淚道:“兄弟嗬,你今年幼,如果爹爹有啥差池,你依靠何人?”
狄青也是眼含淚花說:“姐姐,這是小弟命該吃苦。”
姐弟相對談論,愈加悲切。
這一天狄爺命人給他穿著冠帶朝服,眾家人不知其故,孟夫人
早會其意。穿上冠帶朝服,狄爺兩目一睜,麵露辭世之苦,淚絲一滾,喘息著說道:“賢妻子女,我兒年少,費心照看,你們多多保重,就此永別了。”說完,瞑目而逝。
孟夫人母子哀慟悲切,一家大小哭聲淒慘。
老老小小忙了數天,方才殯葬了狄爺。
這狄爺在職時,身為武職,並非文員有財帛,況他為人正直,私毫不貪,身後一貧如洗,沒有給後代留下什麼遺傳。小公子隻得依靠園中蔬菜之類與母苦度時光。狄青年幼,真是伶仃孤苦。
再說龍王四太子帶著眾嘍羅私自下凡,四太子附體當朝權奸龐洪龐太師,甚是春風得意,,其嘍羅附體散布契丹、西夏和大宋各處,都成奸人,作惡無數。這一日,龍王四太子山西方向一條巨大青色閃電耀過,知是武曲已經下凡,心中萬分惶恐。
“我絕不回天庭,我要與你決戰到底,我要叫你葬身魚腹。滄海橫流,方顯我龍王四太子的英雄本色。”他一邊叫囂,一邊呼風喚雨,掀起驚天大浪,朝狄青居住的地方湧來。
此時,又是一陽複始,家家戶戶慶賀新春,獨有狄青母子寂寥過年。這時狄青已經九歲。初三中午,狄青母子吃過午飯,忽聽狂風大作,呼呼響振,烏雲滿天,愁雨密布,不一會兒,便聞平空水浪洶湧之聲。眾鄉親高聲喧叫:“不好了!大水滔滔湧來,想必地陷天崩了!”母子聽了大驚,正要趕出逃命,不想大水洶湧,已進內堂,平地忽高三尺,狂風白浪滔天,一個浪頭便將母子衝散,各分一處。孽龍這次作孽,竟將西河一縣變成汪洋,不分大小屋宇,頓時衝成平地,數十萬生靈,俱葬魚腹。
狄青母子在波濤中分離,狄青早已嚇得昏迷不醒,無力顧得娘親。這時,耳邊忽聞狂風一卷,身體早已被吹起空中,可他的眼睛怎麼也睜不開,隻聽得什麼聲音呼呼作響,似已沉入水底。狄青想,看來我必死無疑了。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