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犯中原西夏興兵
贈金牌老祖遣徒
狄青正絕望鍵,突然身子落定。他慌忙定睛四麵察看,隻見身在山中,山岩寂靜,左邊青鬆古樹,右邊鶴鹿仙禽,旁邊一茅屋內石台石椅,幽雅無塵,想來此地乃仙家之處,心中不明其故,十分驚疑。此時,他發覺洞裏有一位老道人,生得童顏鶴發,三綹長須,身穿道衣,方巾草履,浩浩然仙氣不凡。公子一見慌忙拜跪,口稱:“仙長,想來是你搭救我於危難之中?”
老道人聽了,走出茅屋,嗬嗬一笑:“公子,若非貧道救你,你早已喪身魚腹了。你今水難雖離,但也休想回轉故鄉了。”
聽了老道人的話,狄青說:“仙師,弟子如此苦命,自幼喪父,與母苦度。沒想到洪水成災,害得我們母子分離,母親看來已死於波濤之中。今天我雖然承蒙仙師救起,但想到母親已亡,今後又將是舉目無親,一身孤獨困苦,實在不願偷活人間,還望仙師將弟子送回波濤之中,以了此生,免受風塵之苦,您的大恩大德,我將永遠銘記在心。”
道人聽了微笑道:“公子不用心煩,吾非別人,乃天庭太白金星化身,道號王禪老祖,此地是峨嵋山,我已在此等候你多時了。而今你雖然困苦多災,日後實乃國家之棟梁。再說你母親雖然被水衝走,但還未死,已經得救了,日後你們母子定有重逢之日。你且安心在此山中苦練幾年,待本仙傳授你兵機武藝,等你成人,再行下山,自有一番驚天動地、揚名後世之舉。”
狄青聽了,隨即連連叩首不已,願拜仙長為師。自此他在洞中安心習學武藝,王禪老祖又授他六韜三略奇門,以待天時。公子雖聽仙師勸勉,知道母親尚在人間,但思親之念日日巨增,又時常想到姐姐姐夫生死未卜,心中甚為愁悶。
在狄青受難這些年,皇室也不安寧。
景德甲辰元年閨九月,契丹主興兵五十萬,殺奔至北直保定府,逢州奪州,遇縣劫縣,四麵得手,兵勢甚銳。宋真宗聽從左相寇準之奏,禦駕親征。當日,宮中劉皇後產下公主,與此同時,聞知李妃產下太子,心頭甚是不悅,為了不至失寵,劉皇後命內監奏報,也說是生的太子。但劉後思量,今日聖上雖然出征,不知何日回朝,倘班師回來,吾生下公主,謊報太子,豈不惹下欺君之罪?於是,聽從內監郭槐之計,狸貓換太子,而後又命寇宮娥將太子抱往金水池拋下溺死。寇宮娥抱著太子來到金水池。是時已將天亮,寇宮娥珠淚水汪汪,不忍將太子拋下,但又沒有辦法出宮。這時,太監陳琳奉八王爺之命,到禦花園采摘鮮花,一見寇宮娥抱著一個小孩在金水池邊落淚,大驚,即問其緣由,寇宮娥即將劉後與郭槐計害李後母子緣故,一一說明。陳琳驚駭著說:“事急緊急!我不采花了,你將太子交給我藏於花盒之內,趕快離開此地才好。”當時寇宮娥將太子交與陳琳,叮囑他:“一定要保護好太子。”陳琳應允。當晚劉後與郭槐又定計,要殺死李娘娘。至三更時候,待眾宮娥睡去,然後下手。寇宮娥得知其謀,急忙報知李娘娘,李妃聽後大驚。寇宮娥說:“娘娘不可遲緩。倘若多耽誤一會兒,就跑不了啦!所幸太子已被陳公公救走,脫離虎口,今奴婢偷盜得金牌一麵,娘娘可速扮為內監,但往南清宮狄娘娘處權避一時,待聖上回朝以後,再伸奏冤情。”當下李後十分感激,急忙改妝,連夜中逃出內宮是晚火焚碧雲宮,半夜中宮娥太監,驚慌無措,及至天明,大火方才撲滅。眾人都說可惜李娘娘遭了火難,那知這是奸人計謀。
後來,寇宮娥因為懼怕,投水死於金水池中。劉後與郭槐聞知大驚,知道李妃和太子都未曾死去,尚在人間。
陳琳救得小太子交南清宮八王爺撫養,因宋真宗起兵征討未回,八王爺故未將此是奏明,隻將太子認作親生,由狄妃撫育。至次年狄妃也產下一子。又過了數年,聖上仍未回朝,時真宗親征已有九載,太子已有九歲,狄妃子已八歲。其年八王爺年五十八。一日,王爺得病不起,逝於庚申四月,聖上未回,滿朝文武百官開喪掛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