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高熲舉薦賢才,淘氣鬼上私塾(1 / 2)

隋文帝楊堅看見眾人都在表忠心哈哈大喜道:“朕欲出兵,各位愛卿有何建議速速說來,將來好論功行賞。”

隋文帝話剛落音,就看見三班文官為首的一人,高聲喊道:“吾皇萬歲萬萬歲,臣有本要奏”。

隋文帝順著聲音一瞧,原來出來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左膀右臂,久隨自己身邊,為自己平亂立了不小的戰功,再看此人,腰板端正,身材魁梧,臉似銀盆,耳似半月,目似朗星,兩道雪白的劍眉,鼻如泰山,口似懸河,下海須髯白如雪,身穿蟒袍,頭戴柏榮冠,左手捧著象牙笏,笏長2尺6寸,中寬3寸,右手護著象牙笏,甩開大步,從文官中走出來,跪倒行禮,此人姓高名熲(jiong)字昭玄,現官居左班丞相左仆射之職。

隋文帝看完哈哈大笑:“昭玄愛卿,快快免禮,愛卿何以教朕。”

高熲連忙起身口呼:“謝陛下,陛下折殺老臣了,陛下請容許臣鬥膽建言,望陛下息怒。”

隋文帝楊堅一聽不怒反喜,楊堅知道自古忠言逆耳的道理連忙道:“愛卿有話速速講來,朕不怪就是了。”

高熲連忙道:“陛下,陛下剛建國不久,國庫空虛,糧草不夠寬裕,陛下愛民,不舍加稅,若陛下一但全麵開戰,恐糧草銀兩補給不上,望陛下明察秋毫。”

鄭譯蘇威等人也紛紛上前諫言。

高熲等人說完,頓時朝堂亂做一團,以武官為首的幾人臉上都有些不悅之色。

楊林從四班武將中大步走出來大聲道:“陛下,我等堂堂大隋焉有不能出兵之理,陛下若出兵臣願為先鋒,陛下臣覺得左仆射大人有點危言聳聽,滅自己的士氣,當重罰。”

武官們也紛紛出來請戰。朝堂亂作一團。

這時隋文帝楊堅聽見高熲和楊林的意見再看看眾人道:“好了別吵了,不知道各位卿家有誰能替朕解憂,現在我們兵馬過百萬,戰將有千員.......拿小小的北齊和南陳還有江南毫無辦法,朕有些不甘心。”

隋文帝剛發問,左仆射高熲又立馬道:“陛下,我們雖然我們不能全麵開戰,但可以各個擊破。”

隋文帝楊堅一聽轉憂為喜道:“哦,卿家是說我們兵合一處,各個擊破。”說完隋文帝閉上眼睛想了想。

高熲立馬用鏗鏘有力的聲音道:“正是如此,陛下,今我們大隋所憂者有倆,其一塞外匈奴等外族,俗語說的好,非我同類必有易心,還有一句叫擾外先安內,其二就內,也指南陳,但如今南陳以不足為慮,陳後主陳叔寶荒淫無道,聽信讒言,無信奸臣,將相離德,國之將完矣,現在陛下可先出兵滅北齊。滅亡北齊後在舉兵滅南陳,然後江南多毛賊,多者一兩萬,少者幾百上千,更不足慮也,陛下可先在巴東郡建造一座“五牙”(今重慶市奉節縣東)“五牙”乃是上起樓五層,高百餘尺;左右前後置六拍竿,並高五十尺,容戰士八百人,然後多多建造“飛虎”“黃龍”等戰船,加強水師,作滅陳準備。並故意在江中漂下造船廢料,以威懾陳人。”

隋文帝楊堅聽到大喜,然後又想誰當任滅南梁的大任呢?想來想去還是沒有合適的人選,於是開口問道:“高熲的意見正合朕的心意,但滅北齊乃是一統天下的頭一陣,不得有失,可滿朝文武誰能當任此大任,高熲愛卿有何舉薦,如果有賢者,朕必有重賞。”

“回陛下,臣正有兩人舉薦給陛下。”高熲毫不猶豫道,就算隋文帝沒有問自己,自己也打算舉薦此二人。

隋文帝楊堅聽完大笑,但出於禮儀還是要畢恭畢敬的問道:“卿家舉薦何人。”

高熲立馬答曰:“臣舉薦二人,第一人姓賀名若弼字輔伯,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賀若弼出生在將門之家,其父賀若敦乃為北周將領,以武猛而聞名,任金州(今陝西省安康)刺史。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十月,賀若敦因口出怨言,為北周晉王宇文護所不容,逼令自殺。臨死前,曾囑咐賀若弼說:“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當成吾誌。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此人自小立誌平江南,其人更是刀槍識馬步劍兵書戰陣樣樣精通,現官居上開府儀同三司,第二人姓韓名擒虎本來叫擒豹字子通,河南東垣(今河南新安縣東)人,此人容儀魁偉,有膽略,好讀書。仕北周,襲父爵,因軍功遷和州刺史,是難得的大將之才。”

隋文帝楊堅早有耳聞,立馬召見此兩人,看罷多時,心中大喜,立馬給賀若弼,韓擒虎封官拜職,封賀若弼為吳州(今揚州一帶)總管,封韓擒虎為廬州總管,給予命此二人準備滅陳大計。兩人謝恩後下去上任準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