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紅薯葉窩窩頭(1 / 1)

老王頭趕著牛車,得意的跟李秋言道:“怎麼樣,這牛不錯吧?”

不錯不錯,豈止是不錯。正值壯年的牛,市麵上賣的人很少。

李秋言十分滿意。

等到了店門口,李向北先看到了:“喲,這牛真精神。”

王氏也沒想到爹急急忙忙的是讓李秋言去買牛,不過有個牛以後確實就方便多了。

王氏忙讓李向北切了鹵肉,又緊著下了碗肥腸麵。

老王頭就著二兩小酒,喝的美滋滋的。

還不忘跟李秋言交代:“回家讓你大舅教你爹養牲口。”

李秋言忙應了。

老王頭吃完飯就不顧大家的挽留要走:“我坐村裏人的車就回去了,回去晚你娘還惦念。”

王氏也無法,又包了兩個豬蹄給老王頭帶走了。

等到要回李家莊時,幾個人有點發愁了,來的時候李向北趕的王大牛家的牛車。那這個新牛車,誰來趕呢?

李秋言自告奮勇,也沒別的法子了。好在這頭牛十分溫順,最後也是有驚無險的到家了。

等到回了李家莊,王大牛也是連連讚歎:“還是我爹眼光好。”

程氏也笑:“要說爹也是太心急了,哪就急著一時了。”

李向南和阿旺早就圍在了牛車旁邊,眼神放光。

不管古代現代的男人,對車的癡狂恐怕都是天生的。

“姐姐,我要給牛起個名字。”阿旺道。

“好啊,你起吧。”李秋言摸摸阿旺的頭,這些天阿旺吃的香玩的好,臉蛋紅撲撲的十分可愛。

“嗯,就叫大黃牛。”阿旺思考了一下。

李秋言失笑,確實,這本來就是一頭大黃牛。

“大舅,大黃牛是不是餓了,要給大黃牛吃草。”阿旺又道。

王大牛也笑了,就過去給李向南講養牛的注意事項,阿旺也聽的津津有味。

程氏拉了王聰聰回屋:“今日去繡房怎麼樣?”

王聰聰眼睛亮晶晶的:“繡房裏的人都很大方,能學到很多東西。”隨後又失落的低下頭:“隻是,梅師傅沒有收我為徒。”

今日在繡房,梅師傅一直不冷不熱的,甚至有點難伺候。

這時李秋言也走了進來,輕笑道:“有本事的人脾氣都大,投其所好就是了。再說,就算真的不收你為徒,也沒什麼,能得她一些指點也很好了。”

王聰聰點點頭。

一夜無話。

第二天早上起來,交代了李向北先去繡房送王聰聰。昨日聽王大牛說之前指定的兩塊已經開的差不多了,李秋言今日便和王大牛李向南去山上。

山上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如李秋言所說,先把外圍開了一片出來,已經栽種好了忍冬。

再往上走,在一圈樹林的中央,中間的樹挖掉,排列著樹墩和砍斷的木頭。這就是準備好待用的木耳場子了。

李秋言暗暗點頭,接下來,就可以種植木耳了。

說起這個,還要再開一塊來年種辣椒用才行。

李秋言便問王大牛:“大舅,哪裏還有比較平緩的地方嗎?”

王大牛撓撓頭,帶李秋言往裏走,裏麵倒是有一塊地方地勢不錯。

李秋言轉了一圈兒,發現這塊地方不僅地勢平,最難得的是另外一邊不容易上來,可以說是易守難攻。

她就點了頭:“就這塊吧大舅,先把這塊開出來。”

等上了凍就不好開了,先大致把雜木清一清,過完年再鋤地就快了。

李向南好奇道:“這片種什麼?”

李秋言笑笑不說話。

王大牛就留在山上和其他人繼續開荒,李秋言和李向南從山上下來,就去了紅薯田。

看紅薯的杆子已經長的很大了,李秋言就想到一道美食。

她摘了滿滿地一捧紅薯杆,直到自己手拿不下了才作罷。

這時的紅薯已經開始長大了,摘點杆子不但不會影響紅薯,還會讓營養更少的流失,從而結出更大的果實。

晚上,餐桌上就多了兩道菜。

一個是紅薯葉蒸的菜窩窩。紅薯葉洗淨拌了麵粉蒸的。

另外一個是涼拌紅薯杆,把紅薯杆切成大小均勻的段,再焯了水,放上蒜泥和一點香油,別提多清爽開胃了。

李秋言撿著菜窩窩吃了兩個,其他人對這個不感冒,倒是對著紅薯杆夾了又夾。

李向南誇道:“照你說,這紅薯葉子能吃,杆子能吃,果實還能吃?倒是渾身是寶。”

李秋言笑了,可不嘛,渾身是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