餅夾菜一經推出,生意就十分紅火。
餅雖不算大,但裏麵加了滿滿的菜,不僅有人單獨買餅夾菜吃,還有飯量大的,要碗麵條再配個餅夾菜,別提有多美味了。
鹵肉攤子上,左邊有個爐子,上麵是一大罐帶著鹵湯的鹵肉,現要現撈現稱現切,鎮上有些老吃家也會帶了盆子過來買,江哲就會附送一點鹵湯。
拿回去再加點菜隨便一燉,平淡的素菜也染上了肉味兒,因此雖說不送隨餐的配菜了,鹵肉仍然很受歡迎。
右邊也是一個爐子,上麵同樣有一個大罐,裏麵是鹵的海帶絲和去了殼的雞蛋。
桌子上放了一小盆兒調好味兒的綠豆芽,上麵用一個小小的棉被子蓋著,下麵放了一個大椅子,上麵是一個藤編的筐子,裏麵墊了同樣的棉被子,上麵還蓋著一層棉被用來保溫,裏麵碼的整整齊齊的是從灶房炕好的拿過來發麵餅子。
若是願意多加一文錢,夾菜的小哥兒就會再撈一個鹵蛋,用夾子夾碎了加進去,沙沙的蛋黃配著鹹香可口的芝麻醬,還有脆脆的海帶絲,酸酸的綠豆芽。味道豐富多層,不說顧客,連店裏的人都很愛吃。
見客人不多了,李秋言就摸到攤子處:“給我加一個帶雞蛋的。”
李向北最近已經不來鎮上了,李秋言和江哲一起賣了幾天,現在江哲獨當一麵。
江哲熟練的從下麵摸出一個溫熱的餅,用小刀切開,塞了滿滿當當的菜,最後又澆了一勺鹵湯進去。
李秋言接過就啃。
江哲也是無奈了,李秋言基本上每頓都要吃一個,這玩意兒雖然好吃,也不至於每頓都吃吧。
要江哲說,還是酸菜肉絲麵百吃不厭。
李秋言嗷嗚一口,滿足的眯起眼睛。她上輩子就最愛吃這個了,看到就走不動路。這輩子自家賣,可不是要吃個過癮?
綠豆芽她終於摸索出了最棒的做法,不是炒的。而是先用熱水燙熟,放上佐料,再用熱油潑,香味完全激發,又香又脆,除了沒有辣椒,一切都很完美。
李秋言幾口就把一個餅吃完了,江哲就一邊收拾攤子,一邊和李秋言閑聊:“這幾天有挺多人要單買餅的,這種還是不賣?”
李秋言搖頭:“來吃麵的可以賣,別的就算了。”
一個單獨的餅子掙錢不多,而且把餅子賣光了,要吃夾菜的客人可能還吃不到了。那樣得不償失。
若是有人單獨打餅還好,但這餅本來就是王氏和黃氏提前做出來的,賣光了也沒時間補。
“夾鹵肉的人多不?”李秋言問道。
“挺多的。”江哲實話實說。
說起這個,李秋言也覺得江哲頭腦活絡。有愛吃鹵肉的還想買餅的,江哲就靈機一動,稱了肉給客人夾進去,別說,真解饞。
這種李秋言自然喜聞樂見。她也想過做肉夾饃,但是已經有鹵下水了,也就沒往上添。
要是這樣買的人多,倒是也可以添上。也就是鹵下水的時候多放進去兩塊好肉罷了。
這時王氏幾人端了飯出來,江哲忙去接手。還喊李秋言:“開飯了。”
李秋言摸摸飽飽的肚子:“我不吃了。”
王氏知道她毛病,也沒說什麼,就道:“你不吃了去買點綠豆回來吧。你奶說綠豆不夠了,晚上糧油鋪子別再關門了。”
“行。”李秋言拿了錢就出去了。
說起來這綠豆,是因為李秋言想加上綠豆芽,但這邊市麵上賣的,多是黃豆芽。
李秋言想要不就算了,剛好那天楊氏也在他家,就不以為然:“誰還不會生豆芽啊。”
李秋言聽了眼神一亮,就買了綠豆給楊氏,別說,楊氏水平還真不錯。
一開始隻給李秋言生豆芽,後來村裏人知道了,冬日家中菜少,自己生那一點也不值當,竟有不少去買了添菜的。
楊氏最近小生意做的是風生水起,煥發了勃勃生機。
一開始是幫忙,現在則是讓李秋言給她帶豆子,她給豆子錢。李秋言再拿了錢買豆芽。
好吧,楊氏開心就好,李秋言本來也要給楊氏手工費的,這樣下來,楊氏勁頭十足,倒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