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牛和黃氏回了王家坳,店裏自然也放假了。

接下來就要好好準備過年的東西了。

今日江哲就駕著牛車,一家人又來了鎮上。

之前李秋言買的東西也隻是一些零碎物,說起來,還有許多東西沒買呢。

今日祭灶,首先要買一包芝麻糖,甜甜灶王爺的嘴。

又一塊兒買了對聯,請新的灶王爺進家。

李秋言家裏養的有雞,倒是不必再買雞了,到時候殺兩隻便是。

年年有魚,買條魚是必須的。

李向南帶著阿旺,撿了一條大的買了。

左買右買的,沒一會兒就都大包小包的拿滿了。

阿旺吵著要買鞭炮,王氏不放心,也要跟著去。

江哲就拿著東西,先去送到店裏放著,再過來彙合。

等到江哲擠到賣鞭炮的攤位前,已經裝了一包了。

阿旺笑得見牙不見眼,李秋言和王氏要阻攔,正苦口婆心的勸呢,李向南就樂嗬嗬的把錢給了。

李秋言雖說掌管著家裏的財政,但是也是給幾人發工錢的,自己想買的東西都用自己的,其餘的放在公中。

李秋言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王氏和李向南都很讚同,還誇讚李秋言會持家。

李秋言說是跟崔家學的,大戶人家都是每月發月錢的。

之前在老宅,銀子也都歸公中,雖不發月錢,但賣了糧食賣了牲口,有點進項楊氏也不是一毛不拔的,也會給各家分點兒。

因此王氏和李向南雖不懂大戶人家的做法,卻對此事也不陌生,因此並未起疑。

李向南還擺手:“我不要月錢,我沒花錢的地方。”

李秋言不肯,手頭沒錢幹什麼都不方便。所以雖說不多,現下大家手頭還都有些銀錢。

所以,李向南要拿自己的工錢給阿旺買,李秋言和王氏也就不阻攔了,阿旺放的時候多盯著就是。

江哲來的正巧,就扛起鞭炮,一行人繼續往裏走。

查漏補缺,看看還有什麼忘記了。

年前雜事兒多,李秋言打算非必要年前就不來趕集了。

王氏和李向南自然也是一樣的想法。

經過一個店,李秋言就戳戳李向南的背,李向南忙轉頭過來:“咋了言言,你想買啥?”

順著李秋言的眼睛看過去,正是鎮上的銀樓。

李向南眼露迷茫,顯然不明白在這裏要買什麼。

李秋言就歎氣:“我娘頭上啥都沒有。”

李向南恍然大悟,目露愧疚。

王氏和他成親時,雖說家中也是農戶,但也有幾樣銀首飾陪嫁。

隻是這些年來,剩下的隻有一對銀丁香。

最後一根簪子,在李秋言落水的時候也當掉了。

李向南下了決心:“買。”

李秋言笑了,就往店裏走。王氏不願:“來這裏幹啥啊,我不要。”

李秋言硬拉著進去了。

銀樓的夥計很熱情,王氏有點忐忑,悄悄跟李秋言道:“這不當吃不當喝的,娘不要,咱走吧。”

李秋言不願意,故意大聲道:“我爹給你買,你隻管挑你喜歡的。”

店裏的人都善意的看了過來,一年到頭,還記得給妻子添件首飾,這家男人不錯。

王氏臉都紅了,想想今年日子確實過得不錯,也就大大方方的去挑了。

看王氏專揀細的拿,李秋言就不讓她挑了。

自己指了幾個成色好樣式新的,就讓小二拿了給王氏試。

最後王氏相中了一根絞絲桃花簪,李秋言看了還是覺得不夠好,但王氏不肯再試別的,李秋言也隻能作罷了。

李向南又給王氏挑了一隻韭葉寬的掐絲銀鐲,王氏戴上試了就不舍得摘了。

李秋言就要去找夥計會帳,王氏忙攔住了:“給你也挑兩樣。”

李秋言一愣,她都忘了。

不過女人哪有不喜歡首飾的,釵自己還用不了,李秋言就挑了一對銀手鐲戴上了。

李秋言美滋滋的道:“這銀子就從公中裏出吧。”

王氏自是無有不應,李向南不同意:“說了我買的,言言你再挑一樣。”

李秋言不由暗笑,李向南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銀子啊。

沒法子,李秋言又挑了對珠花,價格不貴,但是做工精致,她很喜歡。

最後李向南付了珠花和王氏鐲子的銀子,其餘的李秋言付了。

李向南付了帳口袋就空了,他有多少銀子,李秋言自然是有數的。

就看到李向南跟纏著他買糖葫蘆的阿旺擺手:“爹沒銀子了,找你娘吧。”

李秋言和王氏對視笑個不停。

李向南雖說變身赤貧,也樂嗬嗬的,給自己婆娘孩子添東西,哪個男人不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