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言和阿旺笑鬧著來到了老宅,楊氏也剛過完油在收拾呢。

看到兩人來了,楊氏也挺高興的:“剛出鍋的丸子,還熱乎呢。來你倆嚐嚐。”

李秋言放下籃子,很給麵子的嚐了嚐,別說,味道還真不錯。

隻是比自己家的稍微鹹些,但是還挺香的。年老的人口重,這也是難免的。

楊氏也已經看到了籃子,就埋怨:“我炸的也不少,你們拿回去吃。”

李秋言嘻嘻笑:“我娘安排我送的,說讓您和我爺也嚐嚐我家的。”

老李頭剛好從屋裏出來,就捏了一塊兒:“行,你娘會做東西。”

阿旺甜甜道:“爺爺,我奶奶做的也好吃。”

楊氏繃不住笑了。

李秋言還等著回家吃飯,也不好多待,就讓楊氏找個東西,她好把籃子騰出來。

楊氏一邊嘮叨一邊去拿筐子。

李秋言一看,旁邊已經有個筐裏裝上了丸子,明顯也不是楊氏炸的。

她心裏有數,估計是其他的叔伯家送的。

頭一年分家,互相送送也正常。

李秋言就小聲跟楊氏道:“我家的裏麵還有紅薯丸子呢,炸的不多,你和我爺留著吃。”

楊氏點點李秋言的頭笑了,心裏很是熨帖。

又不顧李秋言的拒絕,往籃子裏裝了些她炸的,才放李秋言和阿旺回去了。

李秋言出了門,見李木也提著籃子往這邊來了。

她遠遠的點了個頭,沒等著和李木打招呼,就帶著阿旺回去了。

回到家王氏已經擺好炕桌準備吃飯了,五碗菠菜雞蛋湯冒著騰騰的熱氣。

李向南切了滿滿一小盆丸子,是用來泡在菠菜湯裏吃的。

王氏覺得太簡單,又切了些炸好的豆腐,一同和大蔥拌了配著吃。

李秋言很愛吃。

一頓飯吃的簡單溫馨。

吃完飯,王氏就去收拾碗筷,收拾完之後還要再煮一些肉方和花生出來,煮出來的肉方用來燉白菜十分香,花生麼,撈出來就是個下酒菜。

李秋言也沒閑著,李向南就帶著她和阿旺裁春聯,江哲也一起幫忙。

現在的春聯不像後世,都是一整套的。

為了節約成本,好多春聯都是連在一起的。

這樣賣家很方便,對於買家來說就不甚方便了。

當然了,也有分好成套的,隻是那種會貴些,李向南節約銀錢,並沒舍得。

李向南帶著三人裁了兩刻鍾才完,又細細的把門頭和對聯按套分好。

王氏也抽出空來打好了漿糊放在一個破陶盆裏,李向南拿了個刷子,江哲扶梯子,李秋言往上遞。阿旺嘛,又在玩他的小鞭兒。

把出門見喜貼在門外,春聯也就貼好了。

李向南又端著漿糊盆帶著阿旺去了後院兒,雖說楊氏和老李頭還硬朗,但是這種活計爬高上低的,一般都是年輕的代勞。

老李頭正拿著買好的對聯看呢,還沒下手裁。

看到李向南端著漿糊盆就道:“你家貼完沒?你娘也打漿糊了。”

李向南爽朗的笑:“我吃完飯就下手了,貼完了。沒事兒,剛好我還擔心這不夠呢。”

說著就放下盆兒,開始裁紙。

一樣的流程,不過弄到一半兒,李木和李林也過來了。

一群人一起,麻利的就把活幹的差不多了。

李向北過來的時候,就剩個尾巴了,也沒說啥,拿了掃把就去掃地。

楊氏趕他走:“你媳婦兒大著肚子,你還跑啥?你哥他們正說要去給你幫忙呢。”

李向北一邊回答,手上動作也沒停:“沒事兒,我的少,貼完了。”

還是唰唰的把地掃幹淨,才告辭了。

李向北和李向南一路往回走,李向南也有幾天沒見到李向北了,就關心的問:“弟妹咋樣?”

李向北樂嗬嗬的:“沒事兒,還要一段時間才生呢。過了年就把娘接我那照應著。“

李向南點點頭:“那你倆弄吃的了沒?年下要不來我家吃餃子吧。”

李向北搖頭:“我倆吃的不多,好弄,各色備的都有,就不折騰了。”

李向南也沒堅持。

兩人走到岔路口,就分開走了。

家裏,李秋言撿了兩顆好白菜剝了皮,明天他們打算吃白菜肉餡兒的餃子,要先把白菜整出來,肉餡等明天上午再剁也來得及。

王氏煮完肉就隨便做了點飯,現在家裏的東西多,都是現成的。

吃了飯,大家就各自睡去了,明日就是除夕,還有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