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和紅薯的苗都育上,王聰聰定親的日子就要到了。
周曉這些天在學堂呆的茶飯不思,幾乎是一有時間就放空,用來想王聰聰。
他學堂的先生都看不下去,給他多加了許多課業。
因此,苦中有樂的,日子也算過的很快。
周曉和先生告了假,提前一天就回了家。
胡掌櫃和周震已經把定親禮準備的妥妥當當,八色禮,有肉兩斤,紅糖兩斤,酒兩壇,點心兩斤,茶葉兩斤,布兩匹,一對鐲子,兩根簪子,上麵還都係著紅布。
這個定親禮,可不能說是不重了。
看父母這麼用心,都是為了自己,周曉不免有些感動。
明天就要去定親了,周曉有些輾轉反側。
王家坳,等到麵館關了門,王二牛和黃氏就與王聰聰和石頭一起坐著江哲的車回了李家莊,與王大牛和程氏彙合後,回了王家坳。
李秋言一家算是客人,明天早上再一起趕牛車過去。
王家坳,老王頭兩口子抽了空把家裏打掃的幹幹淨淨,隻等第二天周家上門了。
第二天一早,李家幾口人都打扮的齊齊整整,江哲趕車,很快就到了王家坳。
王家雖不至於是張燈結彩,但是家裏的人也都各個喜氣洋洋,另外有村裏幫忙的人也都過來了,大都是王聰聰的堂叔堂嬸,哥嫂弟妹一類的王家同姓親戚。
也有過來湊熱鬧玩兒的,程氏也都笑眯眯的讓人吃糖。
這年代沒什麼娛樂活動,小孩兒都愛在熱鬧的地方紮堆。
院子裏還起了個灶,今日雖隻是定親,可也要擺上幾桌,王大牛和老王頭商量了,就去請了個廚子來,有幾個本家的婦人在那裏幫工,洗菜切菜什麼的。
不管正在和人打招呼的王氏江哲,李秋言就先往屋裏找王聰聰。
王聰聰今日也是打扮過了的,一身新衣,是梅若卿送的,繡工十分精美。
定親而已,梅若卿就隻送了禮,並未過來。
王聰聰臉上還輕輕塗了一層胭脂,氣色看起來很好。
她正坐在炕邊,旁邊還有幾個本家堂姐妹正在一塊兒聊天。
“聰聰,你這身衣服真好看,不便宜吧。”一個堂姐就羨慕的問。
王聰聰笑笑:“布料並不貴,隻是這繡花用心些,顯得貴氣了。”
梅若卿雖說不缺銀子,也知道王聰聰的性子,布料不便宜,不過確實不顯招搖。
那些堂姐妹還在嘰嘰喳喳的聊,王聰聰定親,聽說是鎮上布莊的少東家,以後可少不了新衣穿了。
看,這年代的人想法就是這麼淳樸。
嫁給布莊的少東家,也隻能想到,少不了新衣。
孰不知前世的笑話,嫁了木匠,隻能用瘸腿的椅子。嫁了電工,燈壞了也沒人修。嫁了賣肉的,就吃不到好肉。嫁了賣壁紙的,家裏連一塊兒完整的壁紙都沒有,都是剩下的貨底子拚拚湊湊的。
當然了,這有些以偏概全了。不過確實是,一般做生意的都會把比較好的、好賣的東西都賣掉了,自己家盡量用一些賣不出去的,相對成本低的。
可不就是說,越幹什麼,越輪不到什麼了。
當然了,周曉是不會讓王聰聰缺衣服穿就是了。
此時就坐在馬車周曉就坐在馬車裏,旁邊堆得,不就是布料嗎?
見李秋言進來,屋裏就是一靜。
李秋言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就走到王聰聰前麵。
“我聰聰姐今天可真好看。”李秋言真心實意的誇讚。
“可不是嘛,我也說聰聰今日好看。”剛才那個堂姐又道,這個堂姐是個話多的,李秋言看她雖然愛接話,但並不讓人討厭。就朝那堂姐一笑。
王聰聰也低頭笑了,今日她並沒有什麼事。隻是有不少人都在此,一出去就有長輩愛拉著她打趣,她就待在屋裏和姐妹們閑聊。
等到李秋言過來,這時間過的好像就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