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有李忠在,除了老王頭仍然一趟又一趟的出來。

其餘人吃飯倒是沒再怎麼被耽擱。

趙氏抱怨老王頭:“就是愛操心。”

就是嘛,李忠會看稱記賬付錢。

偏偏老王頭非要出去,與這個拉呱兩句,與那個交代幾句的。

王氏抿嘴笑:“我爹就這個性子,愛管事。”

趙氏也繃不住笑了。

罷了,隨他去吧。

這麼一輩子都過來了。

他這個古道熱腸的性子也沒什麼不好。

時日久了,鄰居們知道王大牛王二牛不在家。

時不時的這些晚輩們也會帶點吃的過來熱鬧熱鬧。

也算值了。

毛栗子不間斷的收了這麼一下午。

有時人多,竟還排起了隊。

老王頭讓他們別在這浪費時間:“這毛栗子先放回家也成,別在這耽擱了,再去山上撿些,明日這還收呢。”

有人嘻嘻哈哈的:“叔,我們剛好偷偷懶。”

“就是,就是。”

“累的我胳膊酸,叔,明天收,那後天還收不?”

老王頭直瞪眼。

見李秋言輕點了下頭,繃不住也笑了:“收。”

這話一出,眾人眼睛都是亮晶晶的。

這下,就不用趕著撿了。

不對,也要趕著撿。

別近處的被撿光啦!

不過,到底是在發錢呢,氣氛還是十分熱絡。

有人試探著問李向南:“那紅什麼的,你們還收不?明年我們能不能也種上些?”

王大牛在家裏種的那些紅薯,聽說都被他妹夫收走了。

可是沒少賺。

村裏人不至於說眼紅,心動的還是有不少的。

就是嘛,打獵是掙錢,可是朝不保夕的,也危險。

可惜地不多,管不了溫飽。

但這紅薯,聽聞山地,荒地都能種。

若是李家同意,打獵哪有開點荒地,種糧食強?

看著一排人靜悄悄眼帶期盼的眼神,李向南一怔。

眼睛看向了李秋言。

紅薯確實是需要的。

李秋言微微點頭。

這粉條做起來,可是費紅薯的很。

聽到李向南給的準信兒,氣氛就更熱烈了。

還有不少人小聲誇著李家仁義,誇王氏嫁的好。

直讓老王頭笑眯眯的,笑容就沒落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