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慧可不是非要多帶兩個人過來,占馬車的重量的。
說著笑著,馬車也在上山。
待到馬車在一處平穩地停下,大家也就該下馬車了。
此處就是馬車能上到的最高處。
此時呢,這邊已經停了一些馬車。
原先像是小黑點似得廟,也放大了許多。
估摸著,要不了多久,就能上去了。
伸伸腰,準備開爬!
出乎李秋言的意料,這山竟然修的很不錯。
路也很平緩。
沿途的路上,還有許多兜售東西的。
有賣吃食的,也有賣香燭的。
仿佛前世的旅遊景點一般。
大家走著逛著,倒是也不覺得十分累。
連小拴住和狗蛋兒,也被爹娘牽住小手,一步一步走的頗是開心。
難得出來這麼一次,拴住看到路邊有賣草編的,就走不動路了。
確實,這螞蚱,活靈活現的,別提多好看了。
隻是那用草編的螞蚱,價格卻有些貴。
王二牛和黃氏一起出馬,跟小販兒還了半天價,最終以五文錢兩個拿下。
一個遞到拴住手裏,另一個,就被二牛給了小狗蛋兒。
倆娃樂得直流口水。
李向北看兒子樂嗬嗬的,謝了二牛好幾句才罷休。
老李頭卻是默默咂吧了幾下嘴。
就這玩意兒能賣五文錢?自己也會編啊!
倆怎麼了?
倆也就多用兩根草罷了!
“要不,我也來這邊賣草編吧。”
老李頭琢磨著,這可是暴利啊,算下來,比自己編的那筐子簍子掙錢都多。
楊氏簡直是哭笑不得,這老頭子,想一出是一出的。
怎麼也不想想走到這裏要多長時間?
人家來做小生意的,可不是就坐馬車坐到半山腰的。
要想來做生意,先看看自己的老胳膊老腿兒能爬得上來不!
還好,沒多大會兒。
老李頭也琢磨過來了:“怕是今日是十五的緣故吧,平日哪會有這麼多人呢。”
平日是沒這麼多人,但逢個初一十五加上節令還有廟會啥的。
人也是不缺的。
有不少人都以此為生的。
眾人說著笑著往上走。
而阿旺呢,眼睛一直朝著路邊貨郎的攤子上瞄。
李向南問了好幾遍,他才有些扭捏的說明:“想要個叫子......”
家裏本就有,這會兒再要,是不是有些不懂事了?
哎喲,李向南心軟的喲。
直接給他和石頭一人買了一個。
買完還不忘問李秋言要不要也來一個。
李秋言......
您看我需要嗎?
有這麼大的姑娘吹叫子玩的嗎?
見李秋言堅持不要,李向南還有些遺憾。
這娃,咋說長大就長大了呢?
要是放在小時候,能給她買個叫子,說不定怎麼歡喜呢。
瞧瞧,阿旺和石頭多高興?
確實,阿旺和石頭一個賽一個的將那叫子吹得歡。
夾雜著一起上山的其他少年們此起彼伏的叫子聲。
雖然很吵,但大家還都挺包容。
由著這不成調的聲音響個不停。
一路上走走逛逛的,倒也很是和樂。
隻是將將這麼走了小半個時辰,就開始有變化了。
一路往上走,那賣的東西就是越來越貴。
先前三文錢一個五文錢兩個的水煮蛋,在這邊都已經賣到五文錢一個了。
五文錢兩個尚且不舍得買,五文錢一個就更不可能會吃了。
老李頭催著大家往上走。
老王頭是連連搖頭,這親家,越老越摳搜。
這蛋是賣得貴,可又不是自己想吃。
還有這麼多人呢。
老王頭到底還是問了問有沒有人要吃。
尤其是孩子,可餓不得。
但香慧早就將此事想到了頭裏。
她倒和老李頭想法不一樣。
不是怕花銀子,而是怕外麵的吃食不幹淨,主子們出來一遭,吃壞了腸胃就壞了。
香巧背的包袱裏麵,裝著各色的點心,誰餓了,隨時就能拿出來。
還有喝的呢。
看看,人沒白帶吧?
自然,這水煮蛋也就沒人稀罕了。
為何這邊的蛋漲價這麼快呢?
仔細一看就知道了。
再往上,已經沒有賣東西的商販了。
無他,越往上,台階就越陡峭,沒有擺攤的地方了。
要知道,雖說力氣不值錢。
但這些在最高處賣雞蛋的,那是要早早起來趕路到這邊,占據這個位置的。
自然,東西也就相應的貴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