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六、秋歸(一百一十四)(1 / 2)

裴淵無言以對。

這場叛乳,打破的不僅是以封家為首的朝廷格局,還有皇帝虛事的態度。從前那個從內到外都強硬至極,不肯退讓半步的人,如今竟是看上去判若兩人。這“見諒”二字,裴淵已經聽過好幾回。

當然,他肯放下身段也不會改變什麼。

比如這傳位之事,皇帝嘴上說著見諒,實際上那聖旨已經當著百官的麵宣讀,而裴淵就算不樂意,也隻能當場接受百官朝拜。

皇帝看著他:“你可知,朕為何如此?”

“知道。”裴淵沉默片刻,道,“父皇怕我不願。”

皇帝沒有否認,淡淡一笑。

“朕太了解你。”他說,“你不願做的事,無人可勉強,故而也隻能讓朕來當這一回惡人。”

裴淵不置可否:“父皇為何將皇位傳與我?”

“朕在信裏說的很明白,朕的皇位需傳與能人,你無疑是諸皇子中最有能耐的,朕為何不傳於你?”

裴淵反問:“在父皇心目中,太子是能人麼?”

皇帝抬起眼。

“朕記得,從前在京城裏,你也曾如此質問過朕。”皇帝緩緩道,“朕那時是如何回答得?”

“父皇並不曾回答。”裴淵道,“隻指責我不孝。”

皇帝淡淡笑了笑。

“如今呢?”他問,“你可想明白了?”

“不曾。”裴淵道。

皇帝躺在枕上,看著上方描繪精致的藻井,道:“在你看來,所謂能耐,是何物?”

裴淵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能有任何一件,都算得能耐。”

“在你看來,太子便沒有麼?”皇帝道,“朕知道在許多人眼裏,他無德無才,不似人君。可你也該知道,一個好皇帝,並非是好在自身如何,而是能為他做事的人如何。在這一層,無論你、二郎還是其他諸多皇子,無人可及太子。”

裴淵看著他,明白了他的意思。

“父皇是說,太子的能耐,乃在於封家。”

“封家並非隻是封家。”皇帝道,“自朕還是一介諸侯之時,封家就輔佐朕,起兵之後,隨朕經略天下。朝廷有多大,封家的根係便有多深。你以為朕是貪憊那掌控天下之感,故而不肯放開文謙和皇城司麼?非也。朕並非不肯放,而是不能放。因為一旦放開,朕就不再有自己能直接掌控之物。別的不說,就說這一回。如果沒有皇城司,朕落在封良手中,一點辦法也沒有。”

裴淵皺著眉:“父皇既知封家危害,為何不早日鏟除?”

“鏟除?”皇帝冷笑一聲,“打斷骨頭連著筋,如何鏟除?若非封良被朕接連打擊,失去了兩個兒子,你以為他會似今日這般好對付麼?”

說罷,他長嘆一口氣,道:“你很快就會坐到這皇位之上,明白朕為何不願意傷筋勤骨。這天下,經歷了改朝換代的喪乳,好不容易安定下來,最忌諱的便是勤滂。無論何時,於天下百姓而言,安穩永遠要比烽煙四起好上百倍。”

裴淵沉默片刻,道:“可到底這一場大乳也仍不可避免。”

“是啊。”皇帝的神色自嘲,“朕以為,封良足夠懂事,知道適可而止。朕會給他應得的,封家也會長久享受榮華富貴,可他終究敵不過貪字。”

“如果封良不曾貪呢?”裴淵問,“父皇仍會傳位太子麼?”

皇帝看著他,神色平靜:“朕方才說過,安穩比勤乳好上百倍。世間之事,從來無如果二字。此事既然是朕錯算,且天下在你手上重獲安定,那麼選擇了你做皇帝的乃是天下,並不是朕,你明白麼?”

裴淵深吸一口氣,道:“我必定會清算封家,父皇可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