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燦三人出列道:謹遵哥哥將令。
蕭鼎接著道:蕭摩軻、常春隨我帶二百騎軍趕在官軍之前,在宗城和臨西之間等官軍到來,屆時救得張太雷,趕往臨西與武鬆徐達兄弟會和,在前往臨清,會和莊燦等兄弟,然後我們前往梁山。
蕭摩軻常春出列,道了一聲得令。
宗城與臨西之間的官道上,兩邊不遠處皆是茂密樹林。這時官道上來了一對官軍,約有二百人,看裝束,乃是廂軍。官軍中間有一輛囚車,車裏一大漢,一身囚衣,雙手被縛,但是仍然難掩英雄氣概。官軍中一小校騎在馬上,走在前方。
忽然,從兩邊林子中各衝出一隊馬軍,攔住去路。官軍小校一看便知道了:賊人劫囚。於是打馬出陣,喝到:大膽賊寇,連官軍都敢劫?
從攔路賊人中打馬走出三人,這三人正是蕭鼎、蕭摩軻、常春。小校知道這三人乃是賊人首領,於是又喝道:爾等可知這囚車之人乃是朝廷要犯,居然膽敢劫囚?
常春要在蕭鼎麵前顯英雄,於是對蕭鼎道:哥哥,這廝恁的囉嗦,看俺擒了這廝,獻給哥哥。不等蕭鼎將令,飛馬舞槍,直取官軍小校。
小校見了,不敢怠慢,忙招呼官軍迎敵,自己接住常春廝殺。量這小校怎是常春對手,不十合,常春手起一槍,將這小校刺於馬下。接著,常春奮起神勇,直往二百官軍裏衝去,官軍皆是步軍,哪裏能擋的住常春?常春槍下,無一合之敵。
蕭鼎見了,喝令全軍出擊,一時間二百馬軍殺向官軍,官軍膽寒,不敢抵擋。蕭摩軻更是如虎入羊群,雙錘舞動,擋者披靡。官軍哪裏見過這樣的大蟲,隻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一時間再也顧不得囚車裏的張太雷,四散逃去。
張太雷早已看見,大驚。這時,蕭鼎眾人殺散官軍,也不追趕,蕭鼎命人打開囚車,為張太雷鬆綁。張太雷來到蕭鼎麵前,百感交集,恨也不是,謝也不是,一時間沉默不語。
蕭鼎笑道:張將軍,別來無恙乎?
張太雷也不見禮,悶聲道:拜頭領所賜,閃的灑家有國不能報,有家不能回。
常春大怒,喝道:呔!你這廝好不知好歹,俺哥哥辛苦把你救出來,你不但不領情,反而埋怨,是何道理?不是好漢行徑。
蕭鼎道:兄弟不得對將軍無禮!張將軍,小可早已料到將軍此回必然受奸賊所害,是以才在此等候將軍的,小可仰慕將軍英雄,懇請將軍入夥,一起聚義。說完對著張太雷跪拜下去。
蕭摩軻、常春見了,大驚,連忙叫道:哥哥不可如此。說罷來扶蕭鼎起來。
張太雷見了蕭鼎如此,也是一驚,也道:頭領不可如此,快快請起。說完也是過來要扶蕭鼎。
蕭鼎就勢起身,對張太雷道:將軍,我等十分仰慕將軍,懇請將軍上山坐一把交椅。
張太雷不由沉思:我受李文和那廝所害,如今又這般模樣,這天下雖大,怕是難有我容身之處。這蕭鼎大名,我也聽聞,如今見之,果然名不虛傳。也罷就隨他上山去也!
於是對蕭鼎道:小人蒙頭領厚愛,不勝惶恐,願為帳下一小卒!從今往後,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聽了張太雷的話,蕭鼎等人大喜。
張太雷又道:隻是可惜,小弟家眷尚在恩州城。哥哥且容小弟回去,將家眷取回,在隨哥哥上山,不知哥哥允否?
蕭鼎聽了,笑道:這個不勞將軍費心,蕭鼎早已將將軍家眷取出,如今隻在臨西城等候將軍!
張太雷聽了大喜,問道:哥哥此話當真?
蕭鼎點點頭,道:自然不敢欺瞞將軍。請將軍放寬心,隨我等一起上梁山就是。
張太雷知道家眷無事,也就再無顧忌。於是眾人計議已定,收拾軍馬,往臨西縣趕去,一路無話。
到了臨西縣,眾人在縣城外一莊子裏會和。這家莊子主人為富不仁,被武鬆徐達所殺,其餘莊客均被看管。張太雷果然見到了自己妻兒老小,這下,才算是鬆了一口氣。眾人又在莊子裏歇息一夜,次日收拾軍馬,又將莊子裏糧草金銀收拾一番,便往臨清縣行去,前往與莊燦等人會和。
臨西與臨清相聚不遠,行了不到一日,便到了臨清縣,眾人按照聯絡暗號,也是在縣城外一莊子裏會和了。莊燦等人不敢在縣城待,選了一富戶,殺了主人,看管好莊客,專等蕭鼎眾人的到來。這一次,會和齊了所有人,頭領中,蕭鼎、蕭摩軻、武鬆、元化、莊燦、周青、徐達、常春、張太雷一共九人,嘍囉兵六百人,其中馬軍四百,步軍二百,張太雷家眷,糧草軍器金銀無算。當晚,眾英雄殺豬宰牛,一場酒宴,好不熱鬧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