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揚州鏢局成立才不幾天的工夫,幹爺爺讓我進京的來信就到了。而且信上還插了根雞毛,讓我不禁想起後世電視劇。信的內容就一句話:“火速進京。”有什麼事情呢?讓我不知所措。於是我連夜趕往京城。
和幹爺爺見麵後發現他老人家臉色非常嚴峻。“啟鵬啊,你給我惹禍了。內閣首輔大臣周延儒在皇上麵前秘密奏報我‘心懷不軌,私自養兵,利用揚州鏢局作掩護,私造火器’蓄意謀反。他還告我擅自挪用手統數百隻,龍顏大怒。不單是我,你也難逃懲治。”
“崇禎真他姥姥的心瞎、眼也瞎了。我們爺倆給他掙的銀子夠他坐著白吃三年!這樣的人也會蓄意謀反?!”我猛地一下站起來,使勁地在桌子上砸了一拳。王承恩攤開兩手,無可奈何地說,“我也和皇上說不清楚。當初你說弄些手統對付盜匪,我要是不相信你,也不會幫你。這事情我還和圓圓說過,她還嫌我弄的手統太少,怕你有危險…”
“等等!”我打斷了他的話,“圓圓知道這件事情?”“她知道又有何用。?”王承恩有些不解。“崇禎現在最相信的人就是圓圓,她是沒有野心的女流之輩,又立了個天大的功勞,讓圓圓去和崇禎解釋。”“如何解釋?”幹爺爺急切地問。我於是如此這般地向他灌輸了許多超前的想法和做法。王承恩聽後先是目瞪口呆,然後是拍案叫絕。
陳圓圓向崇禎皇帝獻良策在東暖閣的一間特設的書房裏進行。這可是崇禎獨自一人呆的地方,即使是王公大臣、後宮嬪妃也不得進入。他以此表示對圓圓的重視。其實自從圓圓獻上“愛我大明
無私奉獻”活動的計策之後,崇禎就期盼著圓圓再獻計策,說不定又能收好多的銀子。
“奴婢有一計策可為聖上解憂。”“不知是何妙策?”“奴婢認為我大明現如今既有內憂又存外患,雖然近來國庫得以緩解囊中羞澀,但憂患不除,令人寢食不安。”圓圓上來就直指崇禎的軟肋。這個崇禎剛愎自負,大臣們都不敢當麵提時局的憂患,怕他惱羞成怒。這不是鴕鳥埋頭嗎。但是自身的病自家知,他為此也坐臥不寧於龍塌。今天讓圓圓戳到痛處,他恨不得馬上得到救治的辦法。“圓圓快快講來。”他現在可不敢惱怒。
“內亂起而壓製,不如防患於未然。內亂平,其後全力抗擊外患可勝之。對於盜賊重在防患於萌芽和未然,防微杜漸才是上策,待成星火燎原之勢再想派重兵除之而後快,談何容易。”圓圓在誘導著他。
“好一個星火燎原!朕明此事理,但重兵剿滅‘星火’,出拳不著力,有勁使不上。且重兵難於呈現分散搜尋狀態,而府縣衙役人單力孤,又擔不起如此沉重。東廠專事密奏,且身份隱匿不可從事。”他一臉無奈地搖頭歎息。
“奴婢聽大總管爺爺談及到此事時常常搖頭不止,責怪自己不能替聖上分此憂愁,為朝廷出力。為此,他老人家謀劃出一個辦法,就是在奴婢的家鄉試行警察維持治理當地治安。”
“何謂警察?專屬何職,從事何事。”崇禎那裏會知道什麼叫警察呢?!警察是“引進”的,產生於歐洲,因為這一新生事物在維持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等方麵所起的作用得到廣泛認同,十八世紀後,作為“良法美政”被從西方傳入中國。警察製度在中國登陸,距離眼下的崇禎來說,那還是二百多年以後的事情。
“揚州鏢局在奴婢的家鄉,分號遍及南直隸,爺爺用火器把他們武裝起來,報請朝廷受他們一個按察司檢校的官職,替官府維持當地秩序,懲奸除惡,也監督官員奉公守法。當地出現山賊、草寇及雞鳴狗盜之徒,隨時除治。他們的支出用度由府縣富紳捐贈,不增加朝廷負擔。此舉利國利民!”圓圓說的言簡意賅,左右逢源。崇禎則是滿心歡喜。
“為何不與朕早早奏來?險些壞了朕的賢才良臣。這個老殺才”崇禎納過悶來,對周延儒的誣陷著實有些惱恨。“大總管爺爺昨日與奴婢提及此事,滿腹冤屈,他說‘老奴在世的親人就是皇上,別無他人,怎會忤逆謀反,天大的委屈。’此話雖有對皇上不敬之意,但發自肺腑,天地可見。求聖上明察,奴婢在世上也隻有大總管爺爺一個親人了。”圓圓說完已是淚流滿麵。整個秦淮河演戲她最拿手。
“那麼…警察就不會造反?”崇禎不為圓圓的眼淚所動,繼續嚴肅追問“各府縣之間的警察按地域劃,分各自為政,策劃人就是遍及整個大明朝的東廠大檔頭,我的幹爺爺。各地的掌控人也出於東廠,難道聖上會害怕各自為政不足千人的地方警察?難道聖上還信不過東廠?”圓圓一副嬌柔嗔斥的語態。
也難怪,作為皇上,崇禎雖然誌大才疏,但是一絲一毫地動搖統治王朝的因素都必然能夠引起他的足夠警惕。這是他作為統治者必備的素質,生性多疑怪不得他。但是他對東廠卻信任有加,數萬東廠人士在崇禎看來,就是他施展統治手段的堅實臂膀。
疑心煙消雲散了。回味圓圓說過的話語,站在一個統治者的角度,崇禎一下子就領悟了“警察”的含義。這是護衛朱家王朝的又一支生力軍;是朝廷的又一群忠實有力的鷹犬。而且是不會忤逆主人的;是專門用來鎮壓和消滅亂民的;是時下明朝其他統治手段所不能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