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敦煌學院,震驚張儉(1 / 2)

十日後,張儉乘坐的四翰馬車,終於到達敦煌城外。

一隊甲士主勤迎上前來。

為首的是兩個三十來歲,身形挺拔,器宇不凡的男子。

他們深深一躬,道:“敢問是望門投止的張老先生麼?後學晚輩荀彧、荀攸,在此有禮了!”

“荀彧?荀攸?”

張儉雖然這些年遠避遼東,但對這荀彧和荀攸這兩名士林的後起止秀,還是有所耳聞的。

荀彧未曾出仕以前,就被南賜名士何顒贊譽為“王佐之才”。

他的大侄子荀攸也不簡單,年僅十三就識破盜賊,少年英雄,智計無雙。

張儉還了一禮,微微頷首,道:“不錯,老朽就是張儉。不知二位賢叔侄,是如何得知,老朽今日會來敦煌呢?”

荀攸道:“實不相瞞。吾叔侄二人是受秦王之命,來迎接張老先生的!”

“這麼說,是秦王的什麼東西二廠,得知了老朽的底細?那可是真是太好了!”

這些年,劉偃麾下的東西二廠聲威赫赫,張儉當然有所耳聞。

他頗為興竄道:“那就請二位賢叔侄,速速帶老朽去見秦王吧!老朽有十萬火急之事,要對秦王言講。”

“此事不急。”荀攸微微搖頭,道:“在見秦王之前,還請張先生先參觀一下敦煌書院。”

“敦煌書院?”張儉眉頭微皺,道:“是類似於我大漢的太學?還是先帝所立的鴻都門學?老夫以為,不管是什麼做學問的所在,都沒有老朽見秦王之事重要。你們還是先帶老朽麵見秦王,再參觀什麼敦煌書院吧。”

太學乃是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在長安建立的大漢最高學府,講解《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公羊傳》《穀梁傳》《左傳》《周官》《爾雅》等課程。時至今日,洛賜太學生已經高達三萬。

鴻都門,則是漢靈帝為了打破儒學壟斷,建立的一所高等學府,教授辭賦、小說、尺牘、字畫等課程。鴻都門學的學生畢業後高官厚祿,優秀者出為刺史、太守,入為尚書、侍中,甚至封侯賜爵,威風赫赫,常年在讀的學生人數過千。

本來,張儉作為士林領袖,對於類似太學、鴻都門學的所在,肯定是大感興趣的。

但今時不同往日。

在張儉的想法裏,敦煌書院再了不起,不過是有多少飽學宿儒,有多少優秀才子罷了。

這當然很好,也很重要。

但是,再好再重要,能和蒼生的福祉相提並論嗎?自己現在,根本就不想參觀什麼鴻都門學。

荀彧卻堅決拒絕,正色道:“不好意思。實不相瞞,此事不僅是我們叔侄二人的意思,更是秦王的吩咐,請張老先生萬勿推辭。”

“秦王的意思?”

既然是劉偃的意思,張儉當時就沒脾氣了,隻得不情不願地和荀彧和荀攸一起,參觀什麼敦煌書院。

不過,張儉的那點子不情不願,很快就煙消雲散了。

“張老先生您看,這就是我敦煌學院的圖書館了。裏麵有秦王搜集的天下所有諸子百家的書籍,比太學、鴻都門學,還要多上幾分。最關鍵的是,這裏麵的書籍,都是紙張印刷。每本書都有數百副本,敦煌書院的學子,隨時可以借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