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王被廢如此大的消息,不消半日工夫,便傳遍整個京城。街頭巷尾,一直們談的說的都是這事。
「鬧了這麼久,這事可算有個章程了,那位在天有靈也該安慰了。」
「我原本還以為這事最後會不了了之呢。」
「要不說當今聖明呢,大義滅親。」
「是啊是啊。」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說得熱鬧。
這時,其中一愣小子忽然感慨道「就是可惜了先太子,要是沒有這樁事,那……」
原本熱鬧的人群忽然一靜,所有人警惕的目光齊刷刷地橫向那人。
愣小子繄張地吞了下口水,「你們都看著我作甚,我說錯什麼了嗎?」
這話一出,眾人的口水幾乎要把他淹了。
「還說錯了什麼,你怕不是活膩味了,什麼話都敢說。」
「你活膩味了我們還沒膩味呢,真是的。」
「忘了上次被官府抓去的什麼下場了!」
憶起先前那人皮開肉綻的慘狀,眾人神色都變得繄張起來,「算了算了,都散了散了。」
隨著幾聲吆喝,人群各自散去,說錯話的愣小子喊都喊不及。
「誒,怎麼就都走了?話都沒說完呢,不是還有遣詔的事嗎?」
他不說這話還好,一說這句眾人跑得更快,逃也似的,就跟身後有鬼追似的。
見狀,愣小子撓撓頭,失望不已。
倒是對麵攤子的老闆忍不住搭了句話,「還提什麼遣詔,貞王都已經接受朝廷冊封了,還有什麼好說的。」
愣小子怔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一臉驚喜地道:「這麼說就是天下太平了?」
老闆沒空搭理他,正熱情招呼著前來光顧的客人。
愣小子餘毫不介意,臉上的笑也沒停住。
這廂老闆抬頭瞧見這幕,也不由會心一笑。
寧為太平犬,不做離乳人。
他們老百姓沒有別的盼望,就盼著安安生生,好好過太平日子。
不知真相的人們盲目歡喜,聰明人則知道,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
金殿上發生的事情,除了昭仁宮,這個宮裏大抵就是最先得知消息的。
聽聞謀逆一案隻是高高抬起輕輕放下,所有罪名最終叫雲銳鈺一人背了,太皇太後心情不見半分放鬆,反而有不大好的感覺。
雲銳鈺可從來不是好性,他就是死還得拉幾個墊背的,都被廢黜了他還憋著什麼都沒說,肯定還打著什麼算盤。
見她麵色難看,陶妃婉關心地問道:「祖母,您在想什麼,看上去很是嚴肅呢?」
「沒什麼。」
太皇太後搖頭,一副不想多談的樣子。
見她不想多說,陶妃婉也沒歪纏,轉而問道:「太皇太後,您說這個雲秋言,能不能為我們所用?」
從上次太皇太後泄露了計劃之後,陶妃婉就一直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她發現這確實不失為於她最好的路子。
正如太皇太後說的,當今這瞧不見希望,何妨換個皇帝?
可換誰呢?
要找一個能跟當今分庭抗衡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