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天王 置之死地而後生(1 / 2)

觀音菩薩花了如此大力氣,算計這事情,一環扣一環,又豈是袁洪這個半途插手的人,一時半會能打亂這全盤計劃的。所以,袁洪亦不敢說去打這包票一定能求這老龍一命的。

隻是看這涇河龍王,亦是位為族人著想的好妖,不忍他就此被人給害了,遂隻得深思了通,才道:“你違了雨時,少了雨量,已是犯了天條,此時,那天庭早已是下了旨至那當朝丞相魏征處,想來明日午時三刻,陽氣最盛之時,便是你付那人曹官魏征處聽斬之時。我這卻有兩計與你,就看你自己依哪一計了。”

“請上仙講來,我自思量則個。”到了現在這種情況,涇河龍王自然也是知道了自己的處境,螻蟻尚且貪生,何況他堂堂一個太乙真仙級的老龍。

能不死,誰願意上那剮龍台呢?

“那魏征乃是唐王駕下丞相,你若想保住性命,當急需至那太宗皇帝駕前求他赫你死罪。”

“那尚有一計呢?”見得等了許久,那袁洪亦不曾道出他所謂的第二計來,涇河龍王不由追問了一句。

“嗬,我這第二計,卻是個死計,說將出來,平白壞了你我之間相見的這一份交情,卻是不說也罷。”

“上仙盡說無妨,我自思量著。”見得袁洪卻是住了口不說這第二計來,涇河龍王,卻也是老大的有些不痛快,剛還說有兩計告知於我,隻是這說了一半,卻又留一半,平白的不利索。

涇河龍王如何,袁洪倒是頗為鬱悶,都跟你說了,這最後一計很讓人鬱悶的,說了出來弄不好就會失了彼此的交情,你卻非死賴著我說,這可是你要我說的,袁洪輕舒了口氣道:“也罷,我若不說,你卻好賴我不痛快,平白的被你埋汰了,倒顯得我不厚道,做事心虛了般,其實這二計,隻所以說他是個死計,卻是個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計。”

“置之死地而後生。。。小龍愚鈍,不解其中意思,確還請上仙為我細說一番。”一聽這名字,就知道是一個危險的事情。隻是這事兒,卻關係著自己的身家性命,涇河龍王自然是不得不問個清楚明白。

卻隻見得袁洪一臉苦笑道:“若按常理,老龍王按我之說法,去尋那唐王太宗皇帝,必能為其所救,隻是,這事兒差就差在,這其中卻是另有高人做梗於其中也。”說著袁洪把手指了指天上,隻嚇得涇河龍王一臉的菜色。

卻聽得袁洪繼續道:“事情起了變數,任是誰也不敢打這保票的,老龍王此去,十之八九,必為那人曹官魏征所斬之,小妖此計,便是依此而生,便是讓龍王自取體內龍珠於親信之人,隻讓龍身保持一絲真靈,入那唐王處顯靈,若能得唐王所救,自然是一切皆安好,若不能,亦隻一肉身毀壞而已,待得龍王再尋得一肉身,再隱姓埋名,從此退居山野湖澤之深處,必可逃過此一劫也。”

龍珠是什麼,龍珠其實就是妖丹,它亦是龍的一身精氣神所聚集的地方,隻要破了這龍珠,一條龍便算是離死不遠了。

而袁洪,讓涇河龍王,在那魏征斬龍之前,先一步便取身上龍珠出來,隻留得一絲真靈在那龍身上,魏征畢竟是個凡人,他隻相信於自己眼睛看到的,斬了龍身,那便斬了,此事,也就隻能到此為止了。

而涇河龍王的龍珠還在,隻要給他再尋一個強大的肉身,千百年後,自然又能再修得一條真龍出來的。

此時的涇河龍王,雙眼中正自冒著絲絲寒光,死死地盯著袁洪,卻隻仿佛看像九世裏的仇人般。

這確也是難為這涇河龍王了,畢竟,那可是龍珠啊,那可是聚集著一條龍整個一身的法力道行的,若是肉身沒了,這一條龍還可以活著,隻要運氣好,千百年後,自然又是一條好漢,可若是龍珠沒了,那便什麼也都沒了。

龍珠對於任何一個妖來說,隻要他們吞了這龍珠,便能得到涇河龍王這龍珠內至少八成的法力。試問,這天下間又有誰會不動心,而反過來說,涇河龍王又能去相信誰呢?

可是,此刻,袁洪卻告訴他,要他如此去做。嗬。。。。這其中的風險,那又有多高?

“老龍王莫要如此地看著我,我亦隻是給你出個主意供你參考罷了,真正拿主意的還是你自己,你自思量便是了。”

見得涇河龍王那咄咄逼人的眼神,袁洪自認自己不是對手,隻得選擇敗下陣來,頗為有些無奈的聳了聳肩頭,一副我隻是來打醬油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