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說到,那太宗皇帝李世民,被十殿閻君責令返陽崔通判,朱太尉二人帶這人王返陽,隻是剛過了十八層地獄,如今入得這枉死城來時,又碰上個攔路要錢的,而且更巧的是,還碰上了個能先給自己在陰司處開戶存錢的強人。
“他是河南開封府人氏,姓相名良,他有十三庫金銀在此。陛下若借用過他的,到陽間還他便了。”見得太宗皇帝問起,崔珪不由得爽快的答道。
“相良。。。”一聲輕哼,李世民暗自皺了皺眉頭,心裏頭卻已是有了計較。
其實,這一段,在那西遊記裏記載地明明白白,完完全全是佛教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而演出來的一場獨角戲而已。那借銀錢給太宗的是開封府的相良也,依計他隻待太宗皇帝借了他銀錢後,待得太宗皇帝還陽,按著在陰司裏的契約之說,太宗皇帝願以兩倍的銀錢還那相良,可是那相良卻是死活不收,反而卻大作慈悲,而用這些銀錢,在開封府處修了一處寺廟,便是那大相國寺。
隻所以要建這個大相國寺,便是為了下麵佛教在霸王硬上弓的一手“水陸大會”的法事中,而引出觀音顯聖,奉旨取經的故事來,這便算是觀音謀算唐王,而形成的一個水道而渠成的取經開端。
觀音這一翻算計幾乎是不費一分一毫,整件事情裏更是沒有半分觀音的影子,完全是與她沒有半點的關係,可是這事情的結果卻是這天下間的一等一寺廟大相國寺,卻是借著太宗皇帝的名義而建成的,又讓這取經一事順理成章。既得了名,又得了利。卻是好一手空手套白狼的無本萬利生意也。觀音,端得是好算計。
隻是,這件事情,直到現在,這一切也都照著觀音的算計在一段一段地上演著,可是,直到現在,卻在突然之間在這一個將要結束的劇本處,突兀的穿插上了一段很給力的變數,梅山煉氣士袁洪。
隻聽得袁洪在一邊一聲嗤笑道:“天子富有四海,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既然是自家東西,哪裏還談得上一個‘借’字?”
也不理那兀自站在一邊臉皮發緊的崔珪,袁洪哈哈大笑間,卻是突然擎出一根鐵棍來,擋在那太宗皇帝麵前,吐氣開聲間,一聲爆喝,抖一抖身上鐵棍,頓時風雷之聲大作,卻見那袁洪把個手上鐵棍朝前一指,厲聲大喝道:“哪個不怕死的,上來拿錢便是!”
可憐這些個不過隻是些怨氣未散的孤魂野鬼,更無半點法力,也就隻能嚇嚇凡人而已,如今袁洪這大羅金仙境的強者一身法力威勢全開,那些個野鬼孤魂們,早就一聲尖叫中,做那鳥獸給散了。
見得這結果,卻是突然變成這般,那崔珪自然是麵現苦菜之色,雙眼亂晃間,都不知道應該幹些什麼,可是太宗皇帝卻自不同,他本就已經有些恨那崔珪,而被袁洪那一聲率土之濱莫非王土之說激的更恨那相良,你有見過堂堂一代大帝李世民,反倒要去那開封府那一個叫相良的小人物借錢買路嗎?
這無非也就是個麵子的問題,而且是一代帝王的麵子問題,可憐那相良,若是沒其它高人來相救的話,怕是等太宗皇帝還陽後,他一家子都需要來這陰司之地數他存的銀兩來了。
“多謝上仙,為我驅此攔路惡鬼,待朕還陽之後,必有重謝。”
對於唐王的感激,到了現在袁洪自然是需要拿捏下架子的,當下卻見那袁洪擺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樣子朗聲道:“此皆有賴唐王殿下鴻福也,唐王乃真命天子,自有真龍紫氣護身,區區些許孤魂野鬼,又如何能傷得了殿下,某家如此,亦隻不過順天應民,錦上再添些花也。”
太宗聞言,心下更是喜愛,亦是敬佩不已,如此世外高人,卻是怎一個了得。
正自諸人高興著要進那枉死城中,卻驀然聽得自遠處傳得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聲音由遠至近,隻一瞬間,聲落人而現,卻現出一尊菩薩來。
“冥司通判(太尉),見過地藏王菩薩。”一旁的崔珪,朱太尉二人,更是早早就直身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