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府
衛寧剛回來猶如眾星捧月裏外被圍了三層,府裏上上下下都跑來看這個醫學奇跡。
直到兄長衛覬發令遣散眾人,才製止住這熱鬧場麵。
等眾人散去,衛寧才在人群中看見蔡琰,眼中還閃著淚花,隨時都要滴落。
不知道為什麼她總是哭,衛寧很是費解,快步上前關心道:“誰惹你生氣了?怎又哭哭啼啼。”
“為何騙我?不告而別獨自前往楊縣,我隻是擔心你的安危,又怎會生你氣。”蔡琰嘴上又是質問又是訴苦,手上卻輕輕拍著衛寧身上的灰塵,反複檢查他是否受傷。
“這…說來話長,各種曲折一時半兒也解釋不清。”衛寧自知理虧忽悠道。
“那就長話短說,我倒看看你有哪般曲折。”蔡琰看出衛寧在胡扯,不甘示弱非要掰扯個一二三。
“晚上我們挑燈詳談。”衛寧一手抱住蔡琰在耳邊輕聲細語嘀咕著。
“咳~咳~”衛覬假咳兩聲,催促道:“仲道,父親還在正堂等我們,他有重要的事和我們商談,你和弟媳晚些再敘舊。”
蔡琰嬌媚一笑趕緊鬆開衛寧。
衛府正堂
屋子裏坐滿了人,全是衛家的重要族人,坐在主位的正是衛明,他身旁站著的是二姨娘。
這一張張麵孔,衛寧熟悉又陌生,不斷提取記憶摸清這些人,即使如此還是有一大半根本不認識。
大家見到衛寧跟其他人反應一樣,一如既往的驚訝,尤其是二姨娘臉上有一霎那還透露出不甘和狠辣。
估計這婆娘現在想的肯定是加大藥量吧。
“大家看到了吧!我所言非虛,如今衛寧今非昔比,大病痊愈精神飽滿,當初這衛家產業本就該托付於他,要不是一場大病,又豈會拖到至今?”衛明朝眾人說道。
大家開始私底下議論紛紛,似乎對衛寧現在接手衛家頗有微詞。
“我覺得還是要長子衛覬來擔任比較合適,他頗有威望為人正直,可服眾。”一老者建議道。
衛覬連連擺手拒絕:“我對管理產業並無興趣,府衙之事頗多,已無心神兼顧二者,仲道自幼對此事極有天賦,正所謂有能者居之,非他莫屬才能擴大族中收益。”
“要我說呀!仲道如今大病初愈,病體尚未康複完全,因當多休息觀察,以防舊病複發,如今老爺身體康健,接班的事情為時尚早,而且還有各位叔伯打理,此事完全可以從長計議。”二姨娘突然插話道。
啪~
衛明一掌重重拍在茶桌上,“你一婦道人家懂什麼?這裏是衛家,哪有你說話的份?還不去招呼下人茶水好生伺候!”
“大哥莫生氣,事關衛家未來發展,各抒己見而已。”一叔伯趕緊勸道。
“仲道,你的身體現在究竟能否支撐起這個家族很關鍵,如今天下大亂,世態不穩,怎麼走,走什麼路,都會影響家族的興衰。”坐在最靠前的一叔伯問道。
“如今諸侯林立,又有黃巾餘孽,朝堂不穩日漸衰弱,天下已暗流湧動,各位是想隨波逐流漸漸沒落,還是跳出河東郡,做那天下第一士族?”衛寧慷慨激昂的簡單介紹著天下大勢。
“天下第一士族?莫非各諸侯之間你已經有看好的投資對象?”某叔伯問道。
“當今諸侯唯有四世三公袁紹和袁術以及曹操聲望最高,不知仲道中意哪家?”又有其他人插話詢問道。
“袁紹家世顯赫頗有謀略,可目光短淺、優柔寡斷、會玩平衡之術又難以掌控,若不是他引董卓入京玩砸了,豈會天下大亂?此人重士族可跟,但以他的權術,衛家難以明哲保身,必定死在內鬥之中。”
“袁術野心勃勃又謀略不足,奢侈荒淫、橫征暴斂更不堪大任,遲早眾叛親離窮途末路。”
“至於曹操他現在隻是袁紹的小弟算不得什麼,但此人知人善用有勇有謀日後定是當世英雄豪傑,一旦門閥士族的謀士都跟隨他,衛氏又豈能有機會獨領風騷?”衛寧很中肯的對三個勢力挨個分析。
其中不少人開始對衛寧刮目相看,覺得說的有幾分道理。
可這三人都不能追隨,那大家又何去何從。
“那仲道有何打算?準備如何帶領衛氏走向更高的巔峰?”衛覬盯著衛寧好奇的追問,現在他對自己弟弟的想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舉兵!成一方諸侯,以安天下!”衛寧說的比較含蓄,想稱帝的想法太誇張怕嚇到他們,沒好意思說出口。
況且當下第一步都沒邁出去,就像收入都沒有,想的卻是成為億萬富翁,說出去都沒人信也丟人。
衛覬聽後沒有說話若有所思,其他人有的已經開始在偷笑,覺得異想天開癡人說夢。
“莫非你也要去舉兵討董?你的嶽父蔡邕如今可是董卓麵前的大紅人,你也不怕搬著石頭砸腳,影響到你和蔡文姬夫妻二人的幸福?”某長輩調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