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寧和蔡琰分別後,來到了當初和衛家族人開會的正廳。
現在屋裏隻有衛覬一人,屋外趙雲一人獨守。
趙雲不是衛家人不會和其他人有牽扯,為人正直忠勇,衛覬看人有一套自己的準則,也信得過他,特意隻安排他一人守衛。
衛寧見到趙雲在門外守著,簡單寒暄慰勞了幾句。
趙雲竟突然提起還想一起泡溫泉,衛寧無奈應允,想了想當初的畫麵,搖著頭便快步走進了正廳。
“你來了,今夜恐怕難以休息,父親在外麵接待柳家,你的病還沒好,辛苦一晚可否撐得住?”衛覬關心道。
“撐…撐得住…”衛寧又想起剛才和蔡琰纏綿溫存的一幕。
衛覬拿出一個冊子打開說道:“舉兵的公告和討白波軍的檄文都已寫好,明天就會昭告全郡,衛家已集結2千人,可惜兵器參差不齊,弓箭約200副,可箭矢缺口很大,平時打獵夠用,打仗難以維係。其它兵器方麵也難以統一,刀槍劍戟斧五花八門,滿打滿湊也夠人手一個。”
實際情況槍劍戟數量很少,基本都在衛家子弟手上。
兩千多人又以佃戶、家仆居多,用的是刀和斧,大部分拿的都是收割稻子的鐮刀或砍柴的斧頭。
這讓衛寧大為頭痛,幻想的時候無限美好,現實就是那麼直接。
就這裝備排兵布陣都不知道怎麼排,想守城武器都比對方短一大截,必定吃虧。
這要是白波軍沒被董卓牽製住,真派大軍殺過來,是夠他們掉一層皮的,可終究還是會被吞掉。
“其它家族派人來,也是這麼一個配置?”衛寧不甘心的問道。
“估計是這麼個情況,不過河東郡產鐵,也一直在鍛造兵器,那範家是製作兵器的行家,自從黃巾起義後,靠這門生意撈了不少好處,他們家一直供應軍需,肯定留有壓箱底的存貨,那白波軍曾經也想拉攏範家,沒有成功,有他的支持可解燃眉之急。”衛覬說著敲擊了下桌子。
自從上次見了河東郡的那些大族們,衛寧對這個地方有了新的認識。
衛家控鹽和田地居多,鐵礦少量。
裴家官大田地多,門生遍地有權有勢有人脈。
柳家主控鐵,鹽和田地少量,這也是為什麼兩家聯姻的原因,大家互補強強聯合。
鹽、田、鐵就已經握住了整個經濟命脈。
賈家以前也當官,宦官當道被整沒落了,和柳家聯姻就是權錢的結合。
柳浮願意接濟落魄的賈逵,除了妹妹已經嫁過去,如今還有郡吏這個官職在身,一番操作日後當個縣令,郡守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東漢末年靈帝在位時賣官鬻爵十分猖獗。
三公的位置都可以買,曹操之父曹嵩通過賄賂出任太尉。
隻是如今戰亂,漢獻帝自顧不暇少了操作機會。
這個範家祖上就是世世代代造兵器的,和平年代主要以精為主,戰爭年代以多為主。
質量上乘,專供朝廷。
白波軍也是農民起義自然不會有太多像樣的武器,所以要拉攏範家。
起步之時他們也都是家裏有什麼用什麼。
經過兩年的四處搶奪占領地盤,也有了自己的裝備,自然不能同當日而語。
不過他們大部分都是沒讀過書的農民,最初也隻是想吃飽飯,活著就行。
沒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以及規劃,所以坐吃山空不懂可持續發展,四處流竄。
好處是快速壯大,壞處是大到難以維係。
這就跟快速擴充地盤,資金鏈不足要斷了一樣,附近的郡縣都被弄得民不聊生難以輸血供給,要麼拉投資,要麼去新的地方。
他們選擇了後者,洛陽。
“範家?就是那個範武?我記得他的兒子範先好像也是河東郡的郡吏。”衛寧確認道。
“對!就是他,他們家為朝廷製造兵器,自然是有官職,畢竟兵器不同其它東西可隨意讓民間染指,如今漢室衰弱,不過也就是掛個職位好辦事,互相留個體麵。”衛覬解釋道。
打仗最重要的四樣是錢、糧、兵、器,拚的是國力。
衛寧這才意識到自己漏掉了最重要的東西。
器!
之前想的有鐵就有兵器,如今被人卡脖子了。
可轉念一想衛覬這麼說應該是在鋪墊什麼,趙雲之前找他提到過細鹽。
瞬間明白了,這事的核心問題。
“範武是想要細鹽換兵器?”衛寧問道。
“正是,他家的確存有兵器,本是當初供應給皇甫嵩的,因朝廷局勢變動,沒有送出。牛輔來了河東郡他見此人不可靠,怕賠了夫人又折兵,並沒有透露給他,後迫於威壓承諾現做一批,哪知牛輔兵敗如山倒跑了,這兵器最後又滯留了一批。如今兩批兵器可供六千人使用,弓箭一千,刀兩千,長槍三千。”衛覬對詳情了如指掌。